母语与外语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73 浏览:43102

摘 要 :全外语直接教学法现在非常流行,被广大外语学习者所接受,但是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母语的外语教学才能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

关 键 词 :直接教学 母语 结合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3-0023-01

众所周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大家普遍使用的是全外语课堂教学.全外语课堂教学在全世界外语学习界都是非常盛行的.教学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是随着本世纪初直接教学法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强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外语教学,明确提出外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虽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时髦,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

本世纪60年代,以英国学者为主,交际教学法又登上了外语教学的舞台.交际法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交际能力,反对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摒弃听说法.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外语学外语,主张教会学生语言的不同功能、使用语言的方法等等.这也就承袭了直接法轻视母语的观点.交际法影响颇大,它的倡导者和追随者则纷纷著书立说,来宣扬它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界颇具影响的几本书.

Hubbard等人著的A Training Course for TEFL和Haycraft的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两本书根本没涉及到母语的作用,Harmer所著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只在4处偶尔提及,Gower和Walters合著的A Teaching Practice Handbook没有提及母语的作用,却警告人们不要滥用母语.在一些称为“人本主义”教学著作中,也没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那么,有多少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完全脱离母语,而仅用外语思维来进行交际呢?

80年代以来,又有强调外语习得的说法,其代表人物克拉申曾讲过,学习的语言与习得的语言在人脑中是分别贮存并且分别运用的,而且从有意识地学习到的语言中不可能产生自发的语言,一个人要想习得语言,必须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参加到交流信息的语言中去.由于上述种种理论影响,人们似乎可以得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结论.因此,外语课堂中不宜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上述理论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国的外语教学.60年代,直接法逐渐在我国试用,80年代,交际法又影响到我们的外语教学.客观地讲这两种教学法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直接法使我们注意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交际法使我们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两种方法都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大量英语国家的教师执教于我国大中学校.开始一段时间里,学生对外籍教师的全英化课堂感到新鲜,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尤其在口语训练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我们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学习外语就要忘掉母语的结论.但结果如何呢?学生和外籍教师之间产生了摩擦,学生报怨不懂的知识外教不去教,对已掌握的东西外教却讲个不停.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是否已认识到: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外语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呢?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位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都在琢磨母语和目的语有哪些异同.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

Atkinson谈到EFL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主要谈了对比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学习外语的人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白板(tabularasa),只要有机会学生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他认为,我们的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例如,英语中的塞音和塞擦音有清音和浊音的区别,互相对立,构成不同的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汉语普通话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是清音,没有浊音,却有送气不送气的分别,而且成对出现,构成不同的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外语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用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去替代清浊的对立,也就能够读好浊音.

最后以人本主义教学法(Humanistic Approach)谈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人本主义教学法,又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tudent Centred Approach).它的主要原则就是发展人的价值观,加深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了解,对人类感情要有敏感性,使学生积极学习并积极参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主体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授课中,尤其给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时,母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这场关于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有无作用的讨论中,我们的结论是: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用外语进行交际.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