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教学设计的认识

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45 浏览:19082

【摘 要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围绕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 键 词 】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途径和方法,以保证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优质课的观摩,提出优化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设计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依据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立了三个目标维度.它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要求,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参考依据.对于某一个课题,《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了哪些其体的要求,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要达到什么层次,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只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标高.然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创造性地利用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身边有利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进行学情分析

(一)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知识,有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或有所了解的.对学生未掌握或未了解的知识,教学时教师该如何做好铺垫工作,达到既不冲淡主题,也不喧宾夺主,能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怎么写作的目的,这些都值得认真分析.

(二)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获得方法的认识规律,包括从感知到理解,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由易到难和由简到繁等规律.事实证明,符合这些规律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活动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分析和利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对该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情况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生活现象和经验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的认知有时对教学是有利的,有时会起反作用.将这一点分析清楚了,有利于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因势利导,消除副作用,使其为教学怎么写作.

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

教师在课前开发、筛选、组织社会生活中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素材时,应结合教材,设计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展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设计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基础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课标组织素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内容,把握内容选择的度,不能任意将难度拔高,脱离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二)注意现实性原则

现实生活情景是真实生动的,学生在参与中最易获得直接的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教学设计的调整与完善

(一)在突破重、难点中做好详细的预案,和应对准备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课前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师个人根据各种分析得出的一个可控的流程.而在做教学设计时,做好详细的预案,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作好应对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教师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问题,高效地驾驭课堂,使教学有序进行,实现教学目标.

(二)做好教学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过渡与街接

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向学生传授几方面的知识内容.为了使各层、各部分知识之间衔接自然,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师的过渡性语言必不可少,否则就会给人产生不连贯,有裂痕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学习.有些教师提出了很多过渡的方法,如设问式、引导式、情境式、实验式等,但如何做到过渡的艺术性,也需要我们不断揣摩和反思.

总之,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规律及心理特点.教学目标要多元化;教学内容既要注重结构化,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倡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驭动、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来展开.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摸索和总结.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