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190 浏览:128420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步不少,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仍有一些较普遍的问题亟待我们去反思与改进.

【关 键 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反思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00-02

笔者因岗位性质和工作需要,近年听了不少课,有随堂课、研讨课、考评课,也有优质课和观摩课,总体感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步了不少,呈现出可喜的变化:课堂气氛活跃,回归本体的意识逐渐增强,注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发现、感悟,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丰富了,读读写写多了.但也发现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倾向,亟待我们去反思与改进.下面撷取几个教学片断略加分析.

一、教学片段展示

片断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完生字,到巩固环节,教师把制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整齐地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开始摘果子比赛,看谁摘到的苹果最多,并能带大家把卡片上的字读准,谁就是摘果能手.

学生争先恐后地跑到讲台前,争抢着摘卡片,多的三四张,少的一张,很多学生没有抢到,只好悻悻地回到座位.

教师一边让摘到卡片的学生领读生字,一边看手表(迫不及待地):我们还没写字呢,赶快拿起笔等

显然,老师把宣布比赛结果的事忘了.有学生嘀咕:老师,谁是摘果能手呀?

教师装作没听见.

片断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初读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海面风光考察队,海底、海岛生物考察队.老师出示以下问题: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会五光十色?海底、海岛各有哪些生物?接着学生接二连三地汇报考察结果.课堂气氛很热烈,效果似乎很好.课末老师随便问了一句:学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让我们考察的这些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但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海水有深有浅,海面的颜色不同?西沙群岛的海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鱼?海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鸟?”那位老师一愣,显然这些是他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随即敷衍道:“这些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吧!”

片断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

师:现在我们去打虎现场,默读7~12自然段,思考:武松真( )啊!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评价武松,你会说什么?数分钟后学生纷纷发言:豪迈、勇敢、身手敏捷、武艺高超、勇、智、强等学生的回答都按预想的顺利进行.倏地,一个学生出乎意料地回答:狂.

老师先是一愣,随即急忙纠正:哦,“狂”?看来还是“强”合适一些.于是轻巧地绕了过去,这位正想发表一番见解的学生失去机会后,悻悻地坐下,一脸落寞.

二、现象分析

以上教学行为都是缺乏真诚的.在片断一中,教师所采取的巩固生字的方式是否有效暂且不论,单说开展比赛而没有结果就显得滑稽而虚伪,无疑是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喜欢游戏与竞赛,争强好胜心理若利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如果言而无信,有始无终地组织竞赛,非但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严重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老师都是骗人的”心理定势.

片断二中,教师明显存在漠视学情的倾向.书上的内容让学生煞有介事地去探究,而真正来自学生的问题却被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是“的教育检测象”,虽严肃认真却是徒劳.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表面上重视学生自主质疑,教学预设中也有这样的环节,如“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等.但这样的质疑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而已.没让学生真提问题,提真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老师提出,学生的读书、交流都是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进行的,然后,老师用极具导向性的启发,引诱学生入彀.


“走教案”是眼下课堂中常常遭人诟病的现象之一.有些老师以为只要按部就班地“走”完了教案,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因学生的“节外生枝”打断思路,而无法完成预设的流程,就会留下遗憾.片断三中,教师为什么“虚晃一”避开这位学生的答案,而不让学生印象中的武松“狂”一把?我们不难揣度出教师上课的心理:害怕课堂出现意外情况后难以驾驭,被迫改变预案会造成教学不顺畅.

三、深度反思

1.崇尚真实——生本才是课堂的生命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教人求真,教师必须首先在人格和职业操守上“求真”.教学的本质应是真诚的交往与对话,师生通过对话在坦诚交流、沟通、互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抒真情,不矫揉造作,也不要哄骗掩饰.倘若教师在课堂上信口开河、说话不算数,不仅损害了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师表形象,还危害了诚信道德风范,学生还怎么“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审视时下的课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来选去还是逃不出老师既定的内容.有的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但又希望学生的问题“正中下怀”,于是有的学生总在揣摩老师的心思,提什么问题才合老师的心意?有的老师分明写错了字,却说是故意出错考学生的等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已经烂熟于胸,课前经过多次试教,大戏一唱,小手如林,课堂沸沸扬扬,设计陷阱层出不穷,结构流畅如行云流水.这种虚检测作秀的课堂,追求的是教师强势表演,没有展开扎实的学生学习过程,到最后也只能收到隔靴搔痒的教学效果.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主张从“师本”向“生本”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怎么写作,真实的怎么写作情怀是生本课堂的第一生命.我们要把课上得真实、质朴,不刻意雕琢,让课堂在自然的状态下逐步生成.公开课应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态课,祛除那些作秀的成分,少些粉饰门面的花样,多些务实的纯真.崇尚真实,备课要踏踏实实,上课要扎扎实实,反思要切切实实. 2.关注学情——有效教学的基本诉求

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应洞悉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学情,有适宜于学生发展的明确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需求、兴趣和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得当、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脱离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就会闭门造车、无的放矢,就容易造成“对话”和“生成”的无序甚至失控.教师只有充分估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那些无视学情存在,脱离实际一味追求时髦,讲求结构流畅衔接严密的课,不是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预设时首先考虑自己该怎么教,而不考虑学生会怎么学,也就是只考虑学生“应该有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的状态”.当前,课堂中还存在两种现象:(1)低估.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零起点教学.学习活动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但教师由于不忍心放弃课前准备好的详细教案,让学生“懂装不懂”.(2)高估.目标越位.往往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感到很困难,一些应变能力弱的教师就不知所措.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正确分析,所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吻合,做了许多无用功.

笔者认为,切中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教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为此,教师课前预设,就要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具体地说,包括学生学习新知时所具备的认知起点、生活经验、能力水平、情意倾向等;学生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进步速度和潜能.备课时多想想:学生对内容是否感兴趣?学习本课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为完成教学目标哪些教学策略适合学生?等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阅读理解文本,会让我们对学情有更清晰的了解.一堂语文课,细读文本仅仅是前提,而读懂学情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读懂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为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

3.驾驭生成——教学智慧的“试金石”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叶澜教授也说:“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既不都来自于教师备课时的预设,也不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其最终结果,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学情,课的具体行进状态和教师的处理策略.”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课堂的构成要素,注定课堂上必然充满变数.

面对动态生成,教师能否熟练驾驭,随机应变去捕捉现场的有效信息,调整原先预设的思路,演绎生成的精彩,是检验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试金石.上述片断三中,学生的理解新鲜而贴切,体验是个性化的,联系上下文我们分明感受到武松确实“狂”:于“三碗不过岗”的禁酒令中,十八碗酒入肚,喝得“狂”;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虎,借着酒劲,打得“狂”;即使在店家再三申明榜文,好言相劝下,依然我行我素,行得“狂”等可惜教师没有好好利用这一资源,也失去了更深入、鲜活地学习课文的契机.这样的处置方式对学生的打击也是极大的,长此以往,我们会发现学生变得“小心翼翼”了,当然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迎合着老师的心思上课.课堂上师生的“默契”配合,是以缺失真实思想的碰撞为代价的.

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顺学而导,促进生成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和谐的氛围,催生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就是善于抓住学生求知的兴趣点、提出的疑点和发言中的闪光点,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最终生成知识、方法和能力.当学生中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时,教师要凭一双慧眼,迅速捕捉加以放大,或因势利导,随机点拨;或锁定亮点,顺水推舟;或追问暗示,归谬点化等我们要善于在预设与生成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不懈地追求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让课堂教学左右逢源,点亮智慧的火花,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