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兴趣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16 浏览:117640

摘 要 初中历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这一方面是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学生兴趣外移;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份可参考的教学依据.

关 键 词  初中历史 兴趣 教学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时期的历史教学是在小学《社会》科目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来的,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大部分,课本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七年级的中国历史涉及了从国内远古人到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知识,以及每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初二主要是近现代史,讲述从战争到中华民国、再到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以及建国后的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初三历史主要是世界史,相对于国内史,世界史对学生来说显得比较陌生,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封建社会的建立、文明的传播,以及近代工业革命、阶级斗争、近代文化科技思想的发展、直到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趋势等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这些知识对学生学习世界历史、了解世界动态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本内容简单扼要、插图丰富生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拓展,比如初中时期很多学生喜欢看课外书籍或者喜欢看电视,我就推荐他们看历史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隋唐知识的时候,我就推荐他们抽时间去看《隋唐英雄传》,然后让大家在班里讲述,看谁讲的最透彻、讲的最有条理.

2.让学生感受教师魅力,提高学生兴趣

教育行业有句老话:“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对自己教授的科目了如指掌,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随手拈来.在课堂上对历史知识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学生爱屋及乌,自然也就会喜欢这门科目,有了兴趣,自然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在课下也会多花些心思去学习、去探索,对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也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很多副科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单单是一节课的40分钟,这远远不够,因为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更是师生关系进一步融合、教师与学生共通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历史这样的学科,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等,都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对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以后的教学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教师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多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这对进一步润滑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和谐了,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了.

3.让学生感受课本魅力,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本经过了多次修改、完善,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不论哪个版本,其基本思路与知识范围并没有很多的差别.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历史教材是最新的历史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插图多,这也就显示出了一个个直观的、形象生动的历史画面,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比如各个朝代生产的农具、武器、器皿、宫殿等,都会很好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风貌,对于帮助学生识别朝代变迁、认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还有很多插图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七课《大变革时代》,插图讲述了商鞅用“扛竹赏金”的事例提高了他在秦国的威信,为以后的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故事引入课文知识,很大程度上都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由于世界史与国内史是分开讲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将其进行横向比较,转换一下视野,就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真正的达到“知己知彼”的境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就会多些参照物,也就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九年级的新航路开辟,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联想到国内史的明朝郑和下西洋,对其时间、目的、规模进行比较:时间不同,郑和从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人为了到东方寻求财富;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大,而新航路开辟时规模小.让学生既了解了新的知识,又对老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实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课本的魅力,吸引其学习知识的兴趣.

4.让学生感受成功魅力,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身体迅速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还处在青少年时期,一方面是他们要求师长的认可,要求获得与大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在一般家长眼里,他们还是小孩子,所以这种压抑与打击往往会消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多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分析,让他们多体验到认可、让他们获得成功,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复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对旧的知识进行一遍遍的复习、背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我就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叫“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解释一下,立马就有学生答了出来:“孔子是处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纸质的书还没有出现,书都是竹简,又重又多,孔夫子是学者,书肯定多,所以孔夫子搬家的时候就都是书了.”他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用这样的方法虽然复习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只要我们多设置情景,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相信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教育界也有句老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历史科目的教学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教学过程,只要我们教师的业务素质够硬、对知识的掌握够全面,我们就完全可以把科目的教学变为一个教学生玩的过程,在玩中学,在学习中玩,学习氛围轻松、活泼,也就符合初中学生的口味,教学步骤也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