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浅见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21 浏览:18890

初中是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有着性格上的明显不同,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了新鲜与好奇,但认识不足.在初中生的作文中也表现出这些个性特点,据我十来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得出:他们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可谓问题多多.那下面我就当今的初中作文教学谈一些自己都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一、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今,初中生作文之所以出现以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其症结是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而造成的.从小学开始,我们诸多语文教师教学作文,一般都是按老师给题,老师再加以提示、点拨,甚至提供题材.这样的形式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就桎梏了学生的思路,学生作文可谓是依样画葫芦,其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跟高一级的学校.这样,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创新,因此就写不出很有创意,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1.训练时应注重与教材靠拢,重视读写结合.我们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学生不得围绕几本教科书死记硬背,教材以外的书籍几乎与学生无缘,升学的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毫无创造力可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阅读面窄小,读写结合难以实现.而读写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或者说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捷径,倍受国外教育界的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使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让学生更学以致用.

2.让学生置入社会,大自然之中.

社会是生活,自然是色彩,是世界.让学生亲身去领悟自然,感受社会,那么学生脑海中就认知了社会,感受了自然,就有了色彩缤纷的世界,酸、甜、苦、辣的社会炎凉.他们脑海里不再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作文时就有了创作的源泉,不再还会被“怎样写”和“写什么”而苦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土、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3.搞好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作文的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教”与“学”这个双边的实践活动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很关键.基于此,我提出以下做法,以供参考.

⑴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就易.

⑵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针对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不同的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用一种扩散型的思维去引导学生,选材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去写作.

⑶用科学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去解放学生的保守思想,指导他们用全面的眼光去看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⑷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掌握文体知识少,就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他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更具不同的题材性质,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的方法等等.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吧其当做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范文引路要注意:要求学生学范文的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总的来说,初中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多加以引导,多从现实生活中去积累,感悟自然,就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