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67 浏览:117566

摘 要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我所指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

关 键 词 :中学化学 教学 体会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好的教学环境仅仅只是一个前提,一个课堂的主体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给学生,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枯燥,而且学生得到的将不是理性知识,而是肤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只是过眼烟云,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时我尽可能地做到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的情境,循序渐进的引入概念,并特别注意教学中多“导”,在“导”字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本质,形成概念.中学化学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用以下“导”的方法:


1、言语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缓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观法: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手段,展示实验事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入概念,如:碘的升华――升华的本质,苯与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结构不同于不饱和烃,几个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3、旧知识依靠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或旧概念,结合有关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概念.如回顾乙烯引入乙炔类似的性质,如Na的性质引入碱金属性质.

在教学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概念的学习.在教学中我还常用一幅图画、一首古诗、一条谜语、一则小故事等为引导,再加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概括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由此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完成.如何准确形成概念?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学生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三、概念的辨析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用范围.比如: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关键强调解释.再如同系物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若干CH2原子团.应着力于强调解释――结构相似.还有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等等.

在概念的适用范围上,一般地讲概念是人们从某一角度下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注意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如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不一定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再如能电离的离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处理好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辩证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应用和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实例的共型性.应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数”或“许多”等的含义.如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等等.

四、加强训练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

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化学中发散思维与辐分思维辩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化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的活动能力,发挥了化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的作用.我们应按最优化的化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化学创造的完成.

以上几点,泛泛而谈.因年龄与经验有限,难免有些观点过于肤浅.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与总结,认真分析教材,教法与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现素质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