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6 浏览:7731

摘 要 :本文着重分析和总结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切身体会,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的方向.

关 键 词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02-03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速度加快的双重压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迫在眉睫.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单一性专门人才逐渐转向能在国际舞台一展所学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推出了在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以加强高校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国际间的专业化学术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中国高校中的双语教学是指在现有汉语环境下的课堂进行双语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语言水平,使毕业生在国际学术交流对话中能够主动地、直接地展开,而不是依靠翻译的间接交流形式.一般所说的双语通常指的是汉语和英语,另外也有部分院校或专业中涉及到第二门语言是日语或其他小语种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语交流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主动使用外语语言方式思考、用外语语言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把英语作为拓展专业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够直接对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和应用外语语言的能力.笔者根据自己亲身的双语课程体会与思考,对双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看法做以下汇总.

一、双语教学的现状

根据近些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来看,虽然教学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归结起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环境的因素.众所周知,双语教学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和教育环境共同支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英文信息刺激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以中国大陆高校为例,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双语教学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教学当作外语教学.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双语教学占所有课程学时比例非常少,学生能够接触外语语言环境几乎只有在课堂上,课下之后又回到基本上纯中文的语言大环境之中,这样对学生的外语语言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缺少必须的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十分不利,更严重的是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时间和精力需要合理分配的学生来说,使用较多的时间在外语知识的学习上,那么专业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减少.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不到位的不利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根本诉求,现有的教学实践过程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2.师资因素.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同时具备较丰富的英语阅读水平、表达基础和交流能力,两者相互牵引,不可或缺.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主要是以下三类:外籍教师,有海外留学或相关经历的教师,精通英语但未跨出国门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在相配套的专业知识结构、英语水平及思维方式上难以达到相近的程度.然而,全面聘请外籍教师在我国现有师资条件的限制下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双语课程不可能使用全英语教学,而大部分是使用英汉混合的教学方式,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比例.因此,双语教学中就出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使用外语和汉语交叉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单纯用汉语教授的效果是否相同.相关研究指出,在混合交叉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时,学生上课较易忽视他们听不懂或懂得较少的语言.简言之,两种语言同时给出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时,学生会下意识地回避听到的外语语言信息.但是,教师在双语课程上使用母语的频率增多,学生的外语语言学习效果就会越差.这个调查结果对于广大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值得重视.

3.学生因素.虽然双语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架构的建立,但是广大的高校学生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学生的现有英语语言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时参差不齐现象不容小觑.有些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倾向于在课程教授中完全使用英语授课,来强化和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和交流能力;但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虽说也有兴趣接受双语课程方式,然而碍于英语听说能力不能满足全英文授课方式,只能接受部分英语的讲授方式.严格上来说,学生现有英语知识能力对于接受双语教学方式并不匹配,加之没有从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现有的双语教学水平又无法满足各种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英语水平提高的信心,还有可能引起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反感.在现有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尽管基础英语课程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的学时,但大部分学生对于通过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学生平时主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或信息传播的能力更是不敢恭维.根据著名的阈限理论,当学生精通第二语言并足以应付教学要求时(如理解课程内容、对课程主要内容形成概念),双语教学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在没有相关稳定的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很难建立外语学习的思维模式.外语思维模式是逐渐地建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没有外语思维模式的建立,而谈英汉两种思维的自由转换能力可谓是纸上谈兵.从专业学科的复杂性角度分析,如果是学生使用母语理解起来都生涩的知识,那么使用外语教学的所能达到的效果只能更加不尽人意.专业学科知识越抽象难懂,外语语言环境支持越少,对认知理解水平要求就越高,因而对外语语言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英语水平受到限制,学生们不得不在接受双语教学时,把注意力放在外语语言形式上,而应付学科的复杂性就显得分身乏术,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看懂英文内容,更不要说完全理解专业知识,使其专业学科的课程受到了教学使用的外语语言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双方中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的. 二、怎样提升效果

鉴于双语教学的现状,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

1.因材施教.双语教学的老师是有一定水平的,主要在于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学生现有外语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的双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展开因材施教势在必行.在各高校双语教学上可以尝试展开分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按自身的实际外语情况,选择修全中文或双语的专业课程.对外语能力较好同时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可开展双语教学,而外语水平较低或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采取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式,从而避免强制的双语教学课程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不仅避免挫伤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既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促进学生的外语技能得到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2.做好课程衔接.双语教学对现有高校教学课程体系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这就要求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的衔接问题,坚决不能一蹴而就.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以专业知识讲授为基础的,而并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的,不可本末倒置.双语教学与基础外语教学在本质上就存在区别,前者的外语是一种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充当教学媒介;后者的外语是一种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角.从学生对外语的掌握和使用的能力来看,以外语为媒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非易事.若想有效的推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增强学生应用外语能力无疑是根本保障.在没有大的外语学习的环境下,基础外语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开展双语教学必要的前期准备,同时英语教学时间的保证对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为更好的做到课程衔接,双语课程教学一般应该安排在公共基础英语课完成以后开设为宜,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由主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过程.


3.教学手段改进.教师采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尝试双语教学新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平台.深化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通过讲座、互访等形式,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在真实地语言环境下得到训练和提高,缓解学生的语言压力.要求学生在一个阶段结合某个专业知识带着问题撰写1~2篇中英文评论文章,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强化外语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以巩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思考及分析能力.

双语教学是时代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总之,目前双语教学的普遍现象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国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双语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条件,但是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怎样去完善条件上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