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54 浏览:142429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诠释了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它基本理念来源于实践,又不断的怎么写作于现实生活.要使生活更加和谐,让学生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外乎有两条路径: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和任课教师有良好的引导水平.

一、彻底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教学依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前提便是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想有较大的收获,必须深钻教材.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找出重难点和关键,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时教案和学案,准备好精选试题.

如果教材上说得明明白白的内容,教师可略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引导,渗透洋思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关键,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该拓展的绝不可一带而过.

二、认真进行数学教材分析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1.要分析数学学科的结构.

数学学科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组成的.

如:对九年级(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分析如下:

A、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从三方面表述概念的内涵).

B、基本问题:

(1)、解方程――已知方程的系数求根;

(2)、作方程――已知根,确定方程的系数.

C、基本原理: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D、基本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消元法、换元法、降幂法等.

F、基本应用:如增长问题、利息问题、航行问题等.

2.确定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为实现这个要求,必须在章节、单元、课时教学中层层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A、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点.应怎样讲清这些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必须心中有数.(我们可以利用好学科组学习这个优秀的平台.)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应讲清全等三角形的要领,课本中是用“重合”一词来描述的,理解起来较容易,但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这可能影响“对应”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把“全等形”和“对应”两个概念相结合起来讲.讲解时,可多多举例加以说明.

B、基本技能.数学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识图、绘图、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符号运算能力等.技能带有操作性,它是巩固基础,形成数学能力的相似度检测.

如:通过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可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这就是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技能.

C、数学思维,它是学生智力结构的中心.因此数学教学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八年级(下)“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中,学生学会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可让学生思考作一个平角的角平分线,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会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如:学生学会了作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后,让其思考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并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其证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D、思想教育,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情感等.

如:数学中的推理意识,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直、诚实不盲从的品质,养成尊重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

3.找出难点,求对策.

教师在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意知识的重难点.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又如何突破?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A、明确主次关系.如: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就图形的内在联系而言,三角形知识在生产实际中也经常用到.因此,三角形是平面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关键内容.

B、抓住关键.一节课的重点应从知识点,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C、突破难点.突破难点,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分散难点,即把难点设计成若干个台阶,让学生沿台阶一步步地爬上去.然后各个击破,从而达到目的.方法二:创造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使难点得以解决突破.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第一种方法见效快,但掩盖了解决难题的思维过程,第二种方法见效慢,但对思维能力培养却有很大好处.

4.分析习题.

教师在分析习题时,应对教材中的习题先演算一遍,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盲目出错.分析习题时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A、研究习题的层次.教材中的习题可分为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总复习题这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题应做不同的处理.如练习题、习题属于阶段性的习题,应随堂练.复习题、总复习题是综合性题,它涉今的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大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按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区别对待.

B、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习题解答方式应形式多样.如可以考虑口答、板演、复习提问、书面作业、课后思考等方式,一般应根据习题难易程度来确定解答方式.

C、突出重点、控制题量.数学知识有主有次、有易有难,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应选择重点题和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适量地给学生布置作业,不要加重学生的业余负担.

D、挖掘习题的潜力.如:可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一些习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命题的结论、条件互换,研究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有意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等.

总之,如何当好一位合格的数学教师或说怎样才能教好数学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的体会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数学老师教学工作的重心,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培养兴趣的过程是重中之重.我们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剖析编者的意图,才能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