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背诵的指导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74 浏览:32293

从学生个体发展来说,在青少年时期学习一些古诗文,他们将会终身受益.郭沫若先生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 随着年龄增大, 它会慢慢融化, 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这些记诵的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他们既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化为血肉,化为灵魂,成为其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这既有利于“立人”,又有益于“学文”,将来一旦被激活,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是不可小觑的.小学生若能全部背诵小学阶段指定的诗文,甚至背得更多,达到一定量的语言积累,自然而然会记住许多词语,以及习惯性的语言表达方法.

一、课程标准对背诵提出了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比旧课标,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语文特级教师边静分析,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一种调整.

没有一定的“量”也就谈不上“质”.小学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特别是机械记忆能力尤为出色.我们抓住这个最佳时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名言警句和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如《日月潭》《春晓》《可爱的草堂》、《桂林山水》等.小学阶段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如能充分发挥优势,多背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古人学习语言的实践证明,背诵对于学好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统语文教学中总结背诵的普遍规律,作为我们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一面镜子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加强对背诵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背诵“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也—再证明,练习背诵有指导与没有指导,效果大不—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背诵,就能使学生有明确背诵目的,产生跃跃欲试的兴趣.背诵课文也要讲究方法,近年来,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取得了事半功倍效果.我的做法是:


1.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博学强记的故事;开展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对,谁背得快;做背诵接力游戏,甲背上句,乙背下句,甲背第一段,乙背第二段;教师做背诵示范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背诵兴趣的好方法,有了背诵的兴趣就把“死记硬背”变成了“活记乐背”.

2.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学生如果—个字一个字地记,一个字一个字地背,不但效果差,且势必陷入“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的误区,必然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变这种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指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做到先“明”后“熟”.讲解课文,力气花在不“明”处,工夫下在重点和难点上,不做过多的分析,这样就可以省出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通过反复地读又加深了理解.这样往往一篇课文教完,学生大体上就已经能背出来了.

3.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的方法很重要,我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三抓法”,即:一抓领头句.一般课文总有几层意思,每层往往有个领头句,抓牢它,就能引出后面的一串句子来;二抓领头字.句与句之间往往有领头字,抓牢它背诵时能使上下句迅速连贯起来;三抓过渡句.课文的段与段之间,常有过渡句,通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抓牢它,就能迅速地由上段接背下段.第二种是先分后合法,即用先分解后整合的方法练背.第三种是看板书提纲练背.第四种是滚雪球法.即先背第—段,再背第二段,然后把一、二段连在一起背;接着再背第三段,再把一、二、三段连在一起背等这几种方法都有效地提高背诵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要指导学生在背会新课的同时还要经常温习已背过的课文

经常温习背诵过的内容,不仅可以巩固与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还可以收到温故知新、陶冶情操的效果.

“复习”可以巩固背诵的效果.如果认为,一经背诵,文章便永远锁在记忆的保险箱里,那是—种天真的想法.事实上,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巩固记亿,收到久远不忘的效果.小学生背诵过的课文,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不复习,置之脑后,再拿起书来背诵,就背不准确,不熟练,甚至忘掉了.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抛弃这种“一劳永得”的思想,引导按“学而时习之”的原则,经常复习背诵过的课文.学期中,要把几个月背诵过的课文集中诵读;学期末,要把半年背诵过的课文集中诵读,这样时时温习,才能牢牢记住.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记忆优势,重视背诵的训练和指导,将背诵落在实处,让学生多读多背—些文质兼美的佳作,这样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也必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