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优化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89 浏览:129003

阅读是我们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感悟及体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使初中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人结合自己的有关阅读的教学实践,对初中阶段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又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加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性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兴趣能够使学生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其继续学习.

1.创设情境,引趣

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和安排非常重要.它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地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图像、声音、视频及文字等信息巧妙恰当地呈现,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如我在教学《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课时,一边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一边引导学生想到《诗经》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优美诗句.学生联想翩翩,而后,我问到同样是苇草那帕斯卡尔笔下的苇草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们被我一激,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进入情境.

2.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知”.“质疑”是学生对教材深层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进程.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锻炼了综合、概括、机敏等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的深入,是他们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倡导.通过“读”与“思”,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使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在教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时,关于“敲”好还是“推”好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从同学们的答案中,我们已看到了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火花正在迸射着呢!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师在教同一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谈谈感受.”这样将原来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学生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读,集体读,默读,大声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也可以是边读边批注等.同时学生因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

阅读不仅能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