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得法教学给力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84 浏览:92842

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认为精当设计教学提问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方式.下面谈谈自己的实践感受和思考.

一、精当提问的必要性

提问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精当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反之,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

二、当前课堂提问的误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效果.主要误区有:

一是缺乏目的性的提问.教学设计时对提问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是从教学目标出发,而是在一些零碎知识点左提右问;有时甚至提问措辞不清,指向不明,学生不知所措.这种提问会游离于教学方向之外,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难易失当的提问.教师提问没有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没有按照思维的过程和规律设计问题,即没有注意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表象到实质的过程.有时过于简单,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有时过于深奥,超越学生已有知识区域和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也容易挫伤学生回答积极性.

三是不顾学生的提问 .一种是问题提出后并没有打算让谁来回答,不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而是教师自问自答.另一种是先提出思考题,也让学生联系阅读和思考,后来教师一不小心就讲到其他地方去了,没有了下文.前者,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后者,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失去反馈的作用.如此,都会失去提问的价值.

四是忽视全体的提问.提问面向少数尖子生,多数学生成了“局外人”,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晾在一边,这部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难以暴露,也难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会对提问甚至本学科逐渐失去兴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仅提问举手积极的学生.显然,举手踊跃的学生多被提问实属正常,但教师也应顾及其他学生.不举手提问的学生,内心并非不想表述,但需要鼓励和点拨.

五是缺乏评价的提问.提问只求教师预设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对多元的答案,没有肯定合理的成分;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对学生的发言,习惯于讲“好的”二字,没有具体有针对性的表扬.而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没有具体诊断:是不准确,不完整,还是答非所问?学生茫然惘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判断水平的提高和作答的兴趣.

三、课堂精当提问的策略

(一)紧扣目标,精心设问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标、学情和教材资源而设定的.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做到有的放矢.这也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如在《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简述“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具体表现;②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③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④通过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闭关锁国” 政策的历史影响,体会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对此,教师所提问题可为:“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呢?其具体表现是什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政策?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二)突出重点,适当追问

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达成目标的主要因素.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对洋务运动和洋务人物的评价.针对洋务运动的内容这一重点,教师可提问:“为什么洋务运动先‘自强’后‘求富’?为什么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注意适当追问,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三)难易有度,科学提问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知识迁移能力、质疑能力,因此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问得太难,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在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片段中,有位教师依据学生已有水平,层层递进,进行了以下提问,了难点.

师:出示《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江山政区图》,然后问:以上四幅地图所表示的范围有何不同?

师:这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都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范围不同呢?

师:看来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小与其比例尺的大小有关系.谁能来总结一下这个关系?

师再启发:10cm×15cm的《世界政区图》与20cm×30cm的《世界政区图》它们的比例尺肯定不一样,难道说它们表示的区域范围也不一样吗?前提条件是等

(四)创设情境,精心设疑

问题的起点是“疑”,要让学生能生“疑”,应先让学生能增“趣”生“疑”.而根据教学主题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增加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它能让学生心里出现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疑问需要情境,情境要围绕主题或问题,使两者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采用形象化描述创设情境而提问

例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的晚上,中国北方的一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正在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如果换一种问法: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显然,这样的提问索然无味.

2.根据情境用多种方式提问

一是变角度提问.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有位教师没有直接问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必须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经济作物情况?要求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情绪明显高涨,激起学生即刻积极回顾所学过的内容,最后会得出结论:经过路线是沿珠江经漓江,过灵渠,入湘水,进洞庭,至武昌,再沿长江而下到南京,最后由大运河北上到北京.沿途会看到江浙的桑蚕、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与棉花等等.如此,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是比较性提问.比较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形式,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制造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四方面加以比较说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同伴合作和独立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产生更深刻的体会,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是综合性提问.如在学习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综合性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检测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她会感到委屈.她会怎么诉说委屈呢?这个有趣情景的呈现,促进了学生积极的认知参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唐朝衰退的主要原因为:(1)唐玄宗暮气沉沉,不理朝政,一心纵欲享乐;(2)唐玄宗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3)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4)大宝年间,污吏肆意搜刮,租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五)考虑差异,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学生应该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不仅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课堂提问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讨论、回答.对于事先布置过预习的课,一般先提问中等生,有时也设置较简单的问题面向“学困生”,有时请优等生补充.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阶梯式问题.可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应注意的是,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

(六)及时反馈,以激励为主

当然,有时也可让学生来提问,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教师角度,善教者必善问,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思维才能得到激活,教学重难点才容易突出,教学目标才容易达成.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