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内容确定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15 浏览:56955

“语文老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之处是,除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外,多了教学内容的纠结.”[2]课堂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建构的难处.语文课的“课文”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不是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从该载体中提取.因此,不同的教师由于个人素养、教学经验等差异,在面对同一篇课文提取的“教学内容”就会各不相同,由此也产生了语文课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复杂局面.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是合适的?“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3]可见,衡量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的标准就是学习目标是否科学.朱老师的这节课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严格意义上说,这节课是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的第一次课,但这一次课明确了学习目标,确定了课堂教学内容.

一、目标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学习新知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让学生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巩固旧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4]朱老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就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高一的诗歌教学,已经接触过诗歌“意象法”的相关内容,那么到了高二就可以以此为“阶梯”,形成一定的“梯度”.通过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学习目标的平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挖掘文本信息,相比较一些平进平出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和参与热情.因此,这节目标确定课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

学生是重要的备课资源.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可贵的学生资源,而不是固守教材,执行‘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计划” [6].朱老师的这节课以学习目标为课堂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高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长善救失”,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很有针对性.

二、目标适合课程,教学内容更有基础性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曾说过,“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总是先于它而进行,或者说是基于教学过程的一般思考.较之既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加工,课程资源的开发更能突出其对具体教学过程的关注”.课程意识就是“为什么教”的意识.那么为什么教语文?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仅仅取决于教学本身,而且还受到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评价等元素的制约.因此,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就不应该脱离语文课程的设计理念.朱老师这节课确定学习目标时有非常明确的课程意识,充分利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老师教的根本.《语文考试大纲》是我们学生三年后将要参加的高考的命题的重要规范,让学生结合语文的课程观确定目标,从而进一步确立学习内容,体现了基础学习的根本.

三、目标适合教材,教学内容更有指向性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文化相似度检测”——语文教材,它具备文学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教材中的课文既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凭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相似度检测,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按照朱老师的专题教学设想步骤,对杜甫诗歌文本的解读是学习指导课内容.在这节课的目标制定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对教材的挖掘.教材中的专题语能体现教材编者对杜甫诗专题提出的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向,这部分内容很多老师都会挖掘.可贵的是,朱老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卷首语的关注,这是教材编者对诗词选修教学的直接指向,是领会编者意图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料,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从卷首语中发掘目标注重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超越.这就是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四、目标适合生成,教学内容更有活力性

“教和学的互动作用,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有效教学活动的展开.”[7]有效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朱老师在所学杜甫诗篇内容已经固定存在的基础上,注重对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开发意识,重视学生的参与,6条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制定的.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生生的交流.“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由此,下一次课堂教学内容就可以紧紧围绕这6条学习目标而展开实施,从而超越了教材,开发出更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朱老师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目标确定课确定了本专题四首诗歌的学习方向,为后面的杜甫诗教学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本身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形成的学习目标适合学生、适合课程、适合教材、适合生成,是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有效的教学实践.

注释:

[1]叶黎明.根据现实阅读需要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J].语文建设2009,(7—8).

[2]刘玉.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7,(07).

[3]步根海.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学习,2009,(09).

[4]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王玉英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