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74 浏览:19100

【摘 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怕做阅读题,乱做阅读题.在考试中,阅读题得分也不很理想.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的训练中,给予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切实提高其解答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现代文;阅读方法;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79-01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语文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对学生的意见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对学生虽不太规范但正确甚至有创造性的见解,千万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更不能一棍子打死,泯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而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学生阅读的楷模.

阅读理解不是读物在头脑中的简单移植,而是把新获得的读物信息与自己原有信息融合,因此它能给人以知识、以指导、以启迪、以力量.对中学生而言,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的窗口和支柱.故高考语文总把阅读作为考察语文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科考试说明》的要求,用典型的例文和一定数量的检测阅读能力的试题组成语文试卷的一个部分,以作为衡量考生的语言水平高低,能否适应高校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尺.也就是说,语文高考命题之所以重视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原因是:一是能真正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就能准确、迅速、全面地从材料中找到重要的信息点,在单位时间内对阅读材料获得更多、更深的理解,达到阅读的根本目的;二是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静止地分析字、词、句,把一篇生动的文章肢解成一堆知识拼凑教法的否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把握材料主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命题者总是把若干题目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的,它们总是围绕材料的中心,尽管轴心题的语言形式不同,但其设计原则不变.学生只有具备整体把握材料主题的能力,才可能顺利回答好由这个轴心辐射开的若干考查项.


众所周知,现代文阅读题难解,难就难在作者“用意七分,下语三分”,“七分”用意隐藏在语义深层.现代文阅读应试至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充分利用文卷中直接或间接显露出来的“一鳞半爪”(“三分语”),统上揽下,推明断暗,揭微显隐,悟得“七分”用意.为此,在阅读中应做到:推敲主题,分析内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住准材料中的信息点,读懂材料,快速准确在找出测试项的答案,就必须推敲出材料的主题,这样才有高屋建瓴地分析材料的优势.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以及标点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突出的是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作者的整体意图,各个局部都服从整体,怎么写作整体.把握作者的整体意图才能准确推断小至标点、字、词的微妙作用,大到句子、语段的深刻含义.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推敲材料的主题,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主题呢?首先抓住“文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窥视心灵的奥秘.文章也有“眼睛”――文眼,它是理解、把握材料意蕴的钥匙,是文章的聚光点,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例如阅读《雨中登泰山》一文时,要抓住“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这一文眼,它是通篇文章的聚光点.纵观古往今来,以泰山为题材的佳作不可谓少矣,然而作者却不落窠臼别具一格写得“别有洞天”,紧扣一个“雨”字,山岚烟云,飞泉流瀑湿漉漉、水淋淋别有一番情味.其次抓题目,找中心句.文章的题目对推敲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一般上不是对全文的内容有所启示概括,就是指出了其范围线索.而中心句往往是文章主题的体现.如《过秦论》一文抓住了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论证的中心问题,这样就很自然地找到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再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线索,抓住了它,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就能推敲出文章的主题.这样 “会当凌绝顶”,就能“一览众山小”,把主题推敲出来,就能高屋建瓴地分析材料,阅读时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紧扣语境解词释义.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敏捷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考纲”把理解词语作为阅读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往往要凭借读者运用心智和知识储备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在确定词语含义的过程中,要进行识别好推断.思考时,可以利用已知(即对词语意义的记忆),也可以借助词语内语素,词语间的结构关系,或根据它在句段中的位置和意义加以确认.推断词语含义的准确程度和速度,还取决于个人的语感和经验.语文基础知识和平时的阅读量、阅读熟练技能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如“一个作家如果在语言运用有从来没有苦闷,从来不曾对语言进行斗争等”一句中的“斗争”一词基本意义有三:矛盾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用说理、揭发等方式打击敌对分子;努力奋斗.但在这里,倘不加以引申,不加以具体化,大约是难以把它解释清楚的.这里的“斗争”显然是个形象的说法――形象地表达了摒弃苍白的语言和追求鲜明生动的语言所做的努力,这是在“冲突、奋斗”的基本义是引申出的“摒弃”、“追求”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所谈的学习语言的主张进行概括.

以上所谈的阅读方法,正如孟子所说的“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中的“规矩”,即规律性.而要想掌握这个“规矩”就必须多读,在阅读操作中以实践之.刘勰也曾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应严于自我要求,勤奋不懈地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