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51 浏览:13096

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设计领域流派纷呈,百花齐放.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讨论教学设计的文献中已提到过数百个教学模式[1],在我国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通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就有十九种之多[2].模式太多难免鱼龙混杂,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掌握,而真正具有普及性的教学模式所占比例不高.由于人们概括教学过程的抽象程度和角度不同,描述无法客观统一,同时也无法为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因此,通过归纳法构建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人们臆想的结果,在解释学意义上是一个伪概念,在设计学上是无效的[3].

难道这些理论与模式都只是体现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其作用也是平分秋色?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本文基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梅瑞尔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在教学设计实践中力图寻求一种适合各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开展灵活变通的教学活动.

一首要教学原理概述

梅瑞尔在综合考察教学对话、多视角理解方法、合作解决问题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各种设计理论与模式都共同体现的几条原理,其检测设是不管某一理论或者模式所具体规定的教学总体方式或者课程方案、教学实践有什么特点,这五条教学原理总是可以发挥作用,进一步说如果某一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实践违背了一条或几条教学原理,则学习或业绩将出现退步,此原理称为首要教学原理.梅里尔认为,最有效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环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和有四个明显学习阶段的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激活已有经验、展示知识技能、应用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整合到实际生活中等四个学习阶段.首要教学原理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它不限于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力图寻求一种适合各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即“一个中心,四个阶段”的原理及其推论,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展灵活变通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的评价指标则是其设计是否包含了“一个中心,四个阶段”的“五星”级标准.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2008级两个班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分别开展以项目为主的传统教学设计(实验班1)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实验班2)的教学活动.其中基于项目为主的教学是指本课程以完成一个自选的项目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则严格遵循“首要教学原理”中的“一个中心,四个过程”的基本原理,以现实生活中完整的问题为中心,整门课程的每一个子问题都包括“激活―展示―应用―整合”四个学习阶段,以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知识建构、促进学习的课程目标.

2课程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首要教学原理的“五星”级标准,本课程在课程开展之前的两个多月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安排与相关人力、物力资源准备,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1)以问题为中心

首先,教师需把握好本课程的总体课程目标,以保证学习者系统掌握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其次,实验班2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完整的问题或者任务.实验班2分成8个学习小组,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授课课件的制作,其中有很多是2010、2011年的校级课件立项或者在研项目,使项目具有较高的任务水准与档次;另一部分是玉林市市属中学实习基地的物理教师授课课件的制作.实验班1采用以项目为主的传统的教学设计.

(2)激活旧知

在实验室班2课堂中,在解决每个子任务前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要做好记录,填写好表格.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者填写表格的信息,确定“先行组织者”,灵活调控教学活动,同时尽可能地对学习者进行个别答疑与辅导,进行个别化教学.每一个子任务的《问题解决记录表》放入学习者“电子档案袋”,作为期末确定学习者课程成绩评价内容之一.

(3)充分展现

首先向学习者呈现先行组织者,展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与学习信息,再向学习者展示与子任务、主题内容匹配一致的样例或者范例,样例与范例对于提高学习者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教学内容可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和展示方法,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名家讲座、搜索引擎、重要会议或者比赛文献资料、各级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等.在展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学习策略以及教学模式.

(4)尝试应用

梅瑞尔的研究表明,加强对信息和例证进行操作练习能增强学习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实践每一个主题都布置相应的作业与练习,并给予学习者必要的指导,鼓励学习者进行创新性练习与操作.

(5)融会贯通与整合

在完成各主题的学习与应用练习后,学习者把新的知识应用到子任务的问题解决中,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反思、完善,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努力创造、发明、探索新事物和创造性地应用新知识.

(6)总结流、反思、完善、评价

课程结束前两周,组织各小组成员展现小组问题解决结果即小组多媒体网络课件作品;组织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评分、交流经验与反思.教师对整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完成整门课程知识网络图的梳理.

3数据收集与检验

为了检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的成效,在课程完成之后,我们对两个实验班的学习者进行“学习成效自我评价”问卷调查,本研究主要调查学习者对自己课程学习深刻性、规范性、自我效能感、自信度、学习内容匹配性、创新性、参与度的自我评价.另外,两个班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相同.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实践研究与调查表明,在考核成绩没有明显差距的境况下,以解决现实完整真实问题为中心的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实验班2)比基于一般自选项目的传统教学设计(实验班1)具有更高的规范性、参与度、学习内容匹配性、创新性,学习者在深度参与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明显地增强了对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或者工作的自信心.

究其原因,其一,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设计使得学习者有机会参与解决现实中完整真实的问题,问题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学习者不能敷衍了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按照问题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任务;而基于一般自选项目的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缺乏真实性与约束力,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避重就轻,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知难而退、不思进取;甚至在网络上下载一个共享的资源、然后进行简单的修改便交给教师完成任务;或者是找他人帮助自己完成项目或者任务.其二,在解决团队任务与个人任务过程中,要求学习者与“问题提供者”访谈、交流、讨论,这时需要全体成员一起参与,保证学习者参与问题解决的广泛的参与度,而实践表明,基于一般自选项目的教学设计中的要求团队完成的作业往往变成此小组中个人能力最强那位学习者的个人任务,其他学习者在感谢这位“勇敢者”的同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失去了“接受挑战”的良好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整合的机会.其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展现系统的、匹配一致的教学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者高度的注意力与明确的目的性,进而产生高效学习行为.其四,问题最终的解决能与实战经验积累同步,能增强学习者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并能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其五,解决问题的具体性要求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下应用不同的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造、革新,不断研究与学习,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性.其六,“激活、展示、应用、整合”四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活动与根据这四个阶段安排的教学活动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且符合人类认知同化原理与知识建构过程的客观规律,可保证学习有效进行.


通过实践,我们归纳出首要教学原理应用的几条规律.第一,完整真实的问题是根本.这个问题与一般的项目不同,后者往往是在零碎片断的情境下出现,而在这里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完整的问题.第二,四个学习阶段是关键.这是考察多种教学设计原理得出的一般结论,符合人类认知同化理论,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第三,严密组织是保障.组织得力使计划按质按量落实,能优化学习、保障有效学习.第四,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特点.原则性在于是“一个中心,四个阶段”,而灵活性在于可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环境而灵活采用各种学习与教学策略、方法与模式.

首要教学原理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为各种教学提供了通用的教学基本原理,简练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为当今各种教学策略、方法、模式等提供了一种相互融合与互补的可能性与思维,为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更加开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