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方程式的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45 浏览:92688

在整个初中阶段里,有关方程的内容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方程有悠久

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本身来看,

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

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

基础.它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

的基础.例如:解二元一次方程就是通过消元把它归结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此外,

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时,都可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对照,

从而使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教学相辅相成,并使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变得

较为容易.所以做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学时应

该做好以下几方面要求:

1.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要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算式与方程表现了算术与代数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用算术方法解实际

问题是前面学段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

力有着打基础的作用.算式表示一个计算过程,用算术方法解实际问题时,算式

中只含已知数而不包含未知数;而代数中设未知数或列方程时首先需要用式子表

示问题中有关的量,这些式子实际上也是算式,只是其中可能含有字母即未知数.

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未知数,这是代数方程与算术算式的区别之一.由于方程中可以用未知数与已知数一起表示相关的量,所以方程的应用更为方便.在前面的学习阶段里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进入了入门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学的问题要比以前学习的问题复杂些,对方程的解法要繁杂了,并注重算理,更强调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程序化的思想.

2.要重视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教学,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对于数学建模的过程实际上是抽象概括的过程.在数学中,抽象和概括总是结合起来运用的,就是从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舍去它们的具体性质,从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上经过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抽象﹑概括,引出数学概念建立数学理论,形成数学建模.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里,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了全章内容,对方程解法的讨论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列方程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要充分注意方程的现实背景,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际问题,反映出方程来自实际又怎么写作于实际,加强对于方程的解决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具体例子反复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在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另外还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检验方程的合理性;或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它们.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因此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必须注意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设计应多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实际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另外在教学方式上可能会出现多种因素,但是各种方式都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而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励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入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解题途径.不同的解题途径具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它们有难易之分,繁简之别.因此,寻求较佳的解题途径与方法,以尽量少的思维活动换取尽量大的解题效果,这样使探究过程就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到更大收获.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的习惯

学生的知识体系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思维而构建起来的,这个过程别人是难于代替的,所以独立思考非常重要.另外,学生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也是十分重要,学生互相交流可以探讨出解题规律,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和讨论的习惯.先让学生独立解题,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发现错误,找出缺漏,补充完善,最后共同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例如:"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分析:本题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来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之外,还需要考虑在传承数学文化方面的工作,结合方程的内容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从对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不断探究和取得的进展,折射出科学文明的光辉和人类认识上的伟大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