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48 浏览:45144

摘 要: 高校教学督导是高校为保障教学质量而设立的专门性机构.现阶段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或一个阶段上保障教学质量,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教学督导工作应当从传统的督导工作模式中跳出来,创新工作模式, 使教学督导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

关 键 词 : 高校 教学督导 工作模式 创新

虽然各高校督导工作理念都是“以督为主,以督促导”,但是传统督导工作模式中,“督”的作用往往大于“导”的作用,严重影响高校督导效果,不能持续保障教学质量,积极尝试创新督导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

高校教学督导是高校为保障教学质量而设立的专门性机构,是相对独立于其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咨询性机构.教学督导员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且在师生中有较高威望的专家、教授组成,授权于学校领导,以专家的身份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提供咨询和信息反馈.教学督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科学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

现阶段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模式主要以听课、评课、巡视、检查为主.课堂听课是教学督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一般随机听课而不事先通知授课教师.这种督导工作模式对课堂教学能够进行随机抽查,对授课教师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尤其对刚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或一个阶段上保障教学质量.

二、传统督导工作模式弊端分析

1.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起不到缓解作用.

职业倦怠是指那些任职于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情绪上的疲惫感,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如不能有效缓解将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影响到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传统督导工作模式中,教师感受不到来自督导的帮助,反而觉得督导员的听课评课教学检查增加了他们本就非常沉重的工作负担,因而教师对督导工作多报以“冷处理”的态度.教师不能真诚地主动地邀请督导员督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往往是应付敷衍教学督导员的听课检查,对督导员的评课,不认可不接受.这种传统的督导工作模式使督导员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改进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反而常常引起教师的对抗情绪,督导员与教师的关系也会演变成相互对立的关系.

2.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促动作用不大.

高校督导员在督导学生这一方面采取的督导模式是开展学生座谈会,深入学生之中听取意见,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情况反映.有的学校还在各专业学生当中聘请一些学生作为信息员,定期向督导员反馈信息并进行交流.

这种督导模式确实能够调动一部分学生的参与性,参与到学校教师教学的管理中.但是,这种督导工作模式不能长时间和更大范围地发挥作用.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认为学生座谈会、信息员都是学生干部的工作,对督导工作根本不关心,认为与自己的学业无关.最终将导致这种督导模式流于形式而开展不下去.

3.不能对教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谋.

在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学督导处于一种协同地位,属于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参谋机构.

在传统督导工作模式中,督导员对学校教学管理具体落实的督导不是前瞻性的,而是置后性的,即检查发现了问题再去纠正,不能做到未雨绸缪,预防杜绝问题的出现;对整个学校教学管理发展方向的督导不是领航式的,而是划桨式的,即不能引领学校教学管理发展方向,而是跟在其后,不能对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既有理论前沿又有实践验证的参考性建议.这种“救火式”的传统督导模式不能带动学校教学管理全局性的调整,只能是局部整改,最终呈现出“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

三、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模式

教学督导工作应当从传统督导工作模式中跳出来,应从浅层次走向深层次,从检查的过程走向沟通的过程,从监督的过程走向引导的过程,从听课评教的过程走向帮助教师成长的过程,从维护教学秩序的过程走向变革教学秩序的过程.要使督导工作实现以上转变,应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进行调整创新.

1.紧扣课堂教学进行专题专项督导.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教学督导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收集到有关教师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与方法、学生的学习等内容的信息.因此,督导工作必须始终紧扣课堂教学进行.

创新教学督导工作要从随机听课的一般规范化督导转为专门跟踪听课的研究型督导.教学督导员要在一般规范化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方法、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专题.要带着这些专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深入课堂教学听课,并展开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这种专题专项督导工作模式,其督导过程能够规范教学管理,改变教师不良教学行为,其督导结果即专题调研报告能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激发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这种督导工作模式对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能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教师会由被动督导转变为主动参与督导工作,有利于督导工作持续、良好地开展.


2. 改变评价方式,开展长期跟踪督导.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活动. 传统督导工作模式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依据一次“偶然”的听课评教来完成.这是一种即时课堂教学评价,这种仅凭一次课就对教师定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还有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感情的可能.因此教学督导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运用发展性评价理论与模式,变诊断性评价为发展型评价,在长期跟踪听课督导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

即使是即时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当以促进教师的进步为出发点和目的.评价重点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教学进行了有创意的设计,是否发挥了自己及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主动性的发挥、教学交往的达成等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应是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通过发展性评价提出教师日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教学的建议,使教师真正从评价中得到鼓励和帮助,进而不断发展.

长期跟踪督导既有利于教师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热情,又有利于督导员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成长,还有利于教学督导掌握第一手资料展开教学专题调研.

3.深入实习实训场地,加强实践督导.

大学教育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理论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的学习与实践比理论教学更具现实意义.学生要在实习实训等各种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

与欧美等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比较,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还比较缺乏.许多实践教学内容都是根据长期教育过程中的经验设定的,受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影响较大,教学手段受到制约.评价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实践教学不能按照理论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评价,不应是几个环节的简单评议,而应是综合性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

教学督导工作不能局限在理论教学的督导上,应深入实习实训场地进行实践督导.督导员要到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企业去观摩调研,研究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督导员深入校外实习实训企业督导,不仅能加强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共同培养,促进校企合作,而且对实习实训的学生而言犹如带去了家长般的关怀,有利于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参与性.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使教学督导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