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46 浏览:10687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全球经济的大浪中更是缺少一些复合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该文就目前形势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模式、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社会发展,高职英语,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一些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提高,改变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在此指导下,应该突破长久以来形成的英语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全面改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培养更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1.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堂上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一味的听,这样就严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兴趣又怎么会学好呢

在一些高校所教的英语就是一些应试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这样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基本就被抹杀掉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教育出一些对社会发展有实际价值的英语综合性人才.

高职英语教学中缺乏一些英语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基本都是学生上完可就离开教室,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书面作业,并不会主动的去练习口语,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口语也得不到提高,进而形成一种“哑巴式英语”.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的,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就必须学会自学,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高职学生应该十分注意在生活中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首先应该会选择自己最为实用的工具书,并学会快速的翻阅查找资料.

高职院校最好能多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开展一些英语口语竞赛,也可以新增英语角,外教座谈会等等这样一些提高口语的活动.

新增教学设施,增加关于英语的社会实践,学校可以多安装一些网络多媒体.网络的学习形式广泛,且信息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多,学习形式也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同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3.选择实用性教材,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

高校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要立足于社会,将职场英语融入教材,就是为了学生在踏入社会时,更好的融入社会,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的学习在恰当的语境下,才能做到发音准确,流畅.通过职场英语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也能够达到锻炼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学习职场英语,最好、最直接方式就是实践.学校安排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际岗位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与客户进行交流,找寻成就感,建立信心.寻找不足,加强训练.

另外,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学校可以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学校的教学毕竟是书面东西比较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入企事业单位的时候,由单位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实习工作中,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领进行集中的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在工作中灵活地运用职场英语.除此之外,还可以由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传授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的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和提高自身语言交流能力.

4.改变学习思想,构建终身英语教育思想

首先强调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大学期间的英语大纲教程所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学习技巧与方法,改变学习思想.其次,还应该意识到现在学习英语并不是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过英语的三、四、六级,这种学习、这种语言优势是伴随自己一生的.英语的学习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教程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灌输英语学习的终身化的思想,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转变,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好终身学习的保障工作.学校可以定期的举行英语交流会,让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探讨,参加工作的学生在能体会英语重要性的同时,还可以更深刻地指出英语教育中的弊端,集思广益,推动传统英语教育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

学校还可以邀请往届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校进行演讲,或者做报告,谈谈英语在他们工作中占有多么大的分量,改变学生思想,促进英语教育的改革,使英语终身化学习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综上所述,要注重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改革后的都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高职英语必须注重实效,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1]黄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培养职业化人才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2]孙燕敏.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