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11 浏览:45152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思考性地、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然而剖析当下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语言存在着种种无效性,本文旨在从数学课堂的评价语言和提问语言提出各项策略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数学语言;评价;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83-02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涵义

1.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简而言之,教学语言是指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师语言,一般是在课堂上用.本文内容侧重于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提问和评价两方面.

2.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说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运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现状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就是要通过简练精当的讲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乐学好学.然而剖析当下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语言存在着种种无效性,存在着各种问题.

1.课堂提问语言模糊不清,指向不明

如:有这样一堂课,“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等可这些答案都被教师一一否定了.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来,教师继而提示引导说是“是老师的生日.”后又提示“老师收到了一个礼物.”教师出示一张贺卡后,问:“你们喜欢这张贺卡吗?把这张贺卡画下来,好不好?”案例中,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就是没有出现教师想要的答案,之所以会造成这一尴尬局面,是因为这个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比较大.

2.课堂教学语言单调乏味,缺少趣味性

一些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语言就像一杯白开水,单调乏味,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充斥于课堂的是“对不对、好不好、同意吗、做对的举手”诸如此类如机器程序控制式的缺乏思维含量的问话,或者是冷冰冰的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对话,或者是“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言不由衷的评价语言的反复使用.单调乏味的语言犹如一支循环播放的催眠曲,让学生昏昏欲睡,注意力涣散.

3.课堂教学语言缺乏简洁性

有的教师说话喋喋不休、翻来覆去,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清、学不懂;有的教师说话时夹带着“嗯”“啊”“这个”“那个”等毫无意义的口头禅;还有的教师会在学生回答后附带“同意吗”“对吗”等暗示性话语.

4.课堂教学用语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形式

这里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部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用语看似真切,实则流于表面,给人有口无心之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这种单调乏味的评价语言,犹如一支循环播放的催眠曲,容易让学生形成盲目乐观的心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十分不利.

三、数学课堂教学用语的有效性策略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评价语言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等作出的评价性语言.优质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使评价语言具有有效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评价语言要有情感激励性,坚定学生信心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从对学生的尊重的角度出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使一个人越学越有信心,也可以使一个人越学越觉得没意思;可以使一个人在这个学科上成为很有造诣的人,也可以将这个人从此毁掉.


2.评价语言要有艺术性,语言生动幽默化,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恰当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赋有生命力.“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你太聪明了!都快比上“一休哥”了” “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几种不同的评价语言,既形象又幽默,可以产生快乐的课堂,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感到教师无比的亲切,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习得更有效和生动.

3.评价语言要具有发展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在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要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思知识是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为学生积累诸多的学习方法,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例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注意引导“大家想想他(她)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在哪里?要如何做会做得更好?”通过评价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去学得更好. 4、评价语言要具有差异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时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处境和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个性发展优势的,给予积极的评价语言,使其多方面潜能能得以发挥;对于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而不是消极适应.在评价后进生时,要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注重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学生,如“别放弃,再试几次!坚持下去准能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提问语言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提高课堂提问语言的有效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问语言要有目的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问是为教学怎么写作的.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目的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教师要明确每一次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如在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当学生明白1厘米等于10毫米后,老师继续提问:“3厘米6毫米等于多少毫米?”当学生明确回答后,老师要进一步提问:“为什么3厘米6毫米等于36毫米?”在目的明确的启发提问诱导下,学生对学习“厘米、毫米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提问语言要有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路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标准化”问题过程中只能循者老师的思路去想,去解决问题,千人一法,容易思维定势,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多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3、提问语言要有准确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教师一个好的提问能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顺利、短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反之会阻碍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教学.如《圆的周长》教学实录:钟表的分针长8厘米,从12时到2时,分针前进了多少厘米?当学生列出算式8×2×3.14×2,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乘2?其实老师是想说的乘2指的是12时到2时分针走了2圈的2,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分针长8厘米是半径,再乘2求直径.为什么出现所问非所答现象,原因就是教师要求不明确造成.但是此时老师可以对学生提问“老师怎样提问就不会出现差错了?”同学们积极地帮助老师设计了提问的要求.可见教师在明确提问的切入点后,设计的提问语言要具体、准确,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准确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数学教学语言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幽默诙谐的老师,课堂气氛轻松,热情洋溢的老师,激发学生思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与价值,让数学语言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保障,让数学语言更优美、更出彩,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