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有效性模式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018 浏览:92682

摘 要: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盛亡,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诗歌教学是承担着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诗歌教学任重道远,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本篇文章主要探索诗歌教学有效性模式.

关 键 词 : 诗歌 教学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94-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诗比历史更久远”,诗歌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承载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民在劳动时发出的第一声号子,到《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等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一首诗就是一个曲折的故事,一首诗就是一段凝聚的历史,诗歌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盛亡,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所以诗歌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样式了,更是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对于诗歌的教学一向是重点,但也是难点.因为古典诗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意象含义丰富,再加上诗歌语言跳跃性较大的特点,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诗歌内容,而将诗歌“翻译”一遍,在这“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就流失了诗歌的美及精髓.不要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诗歌的艺术性也都丧失了.一味滔滔不绝的台上传授,台下学生只会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共鸣.这也是很多教师觉得诗歌难教的原因.因此诗歌教学就要探索有效的新模式.

新课标对于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个要求打破了传统诗歌教学先读后析的套路,更注重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鉴赏能力.相应的,也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读”悟诗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实很多诗歌通过不断的诵读,学生自己会有一定的感悟.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给自己的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往往忽略这一环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仿佛读的顺口,没有错别字,这一环节就达到了目的,长此下来,学生就只为了读而读,完全不会去想在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内容、读出什么情感,而失去了朗读的重要意义.而失去了诵读这个基础,学生没有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悟,教师的讲解即使再精彩,对学生来说,也味同嚼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填鸭式”的教学,硬将那些鉴赏理论灌入学生的脑子里,本来人文性很浓的灵动的诗歌,传授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枯燥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

基于这点认识,我在讲授中注重以诵读为主.一首诗歌,并不急于介绍背景、作者,分析,而是先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诗句,有了理解再读,一定要透过字句读出情感,而不是只照本宣科的认字.一开始,这样的方法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不能用心去读,往往读了两遍,认为所有的字都认识了,能够读的流畅了,就不爱读了,我就自己做示范,加入感情和理解去读.例如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我特地上网查找了徐志摩和康桥的相关资料,自己进行揣摩,反复练习,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虽然带有如此饱满情感的范读学生觉得有趣,嘻嘻直笑,但是当我给学生们讲了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感情之后,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不禁跃跃欲试,想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还有很多同学对诵读同学提出质疑,认为某个地方读的并不到位,不符合人物身份及诗歌风格,同学们已经很自然的由诵读转为对诗歌内容的探索.这节课发言很踊跃,课堂氛围良好,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下课的时间,可是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二、以诗讲诗

有了诵读奠定的良好基础,再分析起诗歌来就事半功倍了.可是以往的分析仍是以教师为主,对诗句逐句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我采取了以诗讲诗的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教给他们一种新的诗歌鉴赏方法.

诗词和别的文体a不一样,分析起来有困难,诗词语言不像小说或散文语言那么直接,它比较隐晦,而且具有跳跃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这种对照及以诗讲诗的方式,选取的参照对象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作品,让学生不但理解诗歌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以写促诗

教学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前四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构成了比兴关系,这是个难点.于是,我对这个句子进行了两次改写.

师:人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张爱玲说:“生命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蚤子.”有句网络流行语说:“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下面我就仿照这两句话把鲍照的这两联改写一下:

人生不过是平地四散的水流,沿着不同的轨迹流淌,贵贱穷达便赋予了不同路径的坦然.人生是有使命的,怎能让空坐愁叹左右信念的取向,摇摆生命的方向呢?

这样的改写,把鲍照的诗歌放在了张爱玲名言和网络流行语的框架中,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他们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理解了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改写到这里,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我还不满足.这里为什么要以“泻水置平地”而不用别的为比喻呢?我又对这个句子改写了一次.

师:下面我来换个比喻:“花发同一枝,飘茵堕溷各不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飘茵堕溷”的比喻是跟鲍照同时的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里提出的,他认为人生的命运的区别,就如一棵树上的花同开在一枝,随风而堕,花飘落在茵席上就有了富贵的好运,而坠落在粪坑里则有了低贱的命运.大家觉得我换的这个比喻是不是要比鲍照的好?

生1:好不好一下子不敢确定,但我觉得意思都是一个样,水的流向带有偶然性,花的飘向也带有偶然性,人的谁贵谁贱也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

生2:我看过一个资料,“泻水置平地”这个比喻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世说新语文学》篇载刘尹曾以泻水于平地各自流漫来回答为什么人都承受天地的禀受而人性又有善恶不齐的问题,这在玄学清谈中一时谓为绝答,类似于今天网络流行语“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吧?(众笑)


师:这位同学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啊!确实如此,这个比喻虽然是从日常生活的现象观察而来,但究其本,却与当时玄学与佛学争论中的说法相通,有着时代的语境这个因素.

这里对比喻的改写,我以为不是多此一举,一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文本读厚,二则更有利于读文本的读深.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我还给学生讲一些诗歌创作的方法,鼓励我的学生亲自创作诗歌,在创作的过程中去体会诗歌的美,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再将自己在创作中积累的一些感受和经验,运用到诗歌的分析中,这样,他们在分析鉴赏诗歌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不一样的层次和深度,而不是仅从字面去进行翻译了.

诗歌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诗歌教学任重道远,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