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447 浏览:116093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学生中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大众化正成为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中等职教有其不堪重负的一面.生源竞争剧烈、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管理累、教学组织难等每一个问题都使中等职教从业者有深切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学生管理累和教学组织难两项.作为学生管理和教学组织主要阵地的课堂就尤为如此.近年来,与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是愈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整个教育链条中,初中教育的功利色彩最为浓厚,社会、学校、家长在办学“利益”诉求上几乎达到了惊人的默契,即把成绩相对较“优”的学生送进普高,作为这种共同“利益”诉求的代价,就是那些在老师看来没希望升入高中学生的初中教育、教学的严重缺失,对他们的放任甚至放弃在初中教育中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这一现象的后果,便是中等职教在面对剧烈生源竞争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大批对于学习、对于管理久已生疏的学生进入有些陌生的课堂.

为此,笔者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查明原因,转变观念

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平日的教学中,我发现其实学生拒绝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们传播知识的途径.中职的学生已经是普通教育模式下的失败者,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厌烦或者恐惧.但我们中职教师却是“普教模式”的受益者和成功者,我们心中遗留着太多对语文或者说是传统观念中语文的理解,老师教给我们的那种方式多多少少在左右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虽然是中职老师,但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进行角色转变,师生对立就再所难免.有文章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也师,败也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十分重要.”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期待新型语文教师.

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型教师,我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和观念转变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清楚,我们的学生到底想学什么?想怎么学?知己知彼,才能教学两益.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最需要的不是风花雪月的诗情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他们重视的是实效,能对自己的事业或者对自己的人生有帮助的,他们便乐于接受,否则,便认为是没用的.学生的这种观念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改变他们的观点,首先要完成我们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引路人.普教模式肯定不适合中职的学生.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按他们的所需所想来决定教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主导,抛掉原来的那种唠唠叨叨、费力无效的“一言堂”和以重知识以考学为目的的普教模式,由原来的面面俱到变成懂得取舍,成为有职教特点的新型老师.思想决定行动,这是中职语文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花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课堂内外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现代声像工具等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笔者在教读《再别康桥》一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上网找到徐志摩和剑桥大学的照片,到音响店找到电视连续剧《人间六月天》,用系统软件截录部分情景,还找到歌曲《再别康桥》作为朗诵的相配音乐,精心制作了课件《再别康桥》,此课件后获省课件大赛二等奖.因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诗歌理解力不够,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诗歌意境之中.精心制作课件,可以结合音、画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原来学生对诗歌有的深奥、艰深、难以理解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诗歌鉴赏的程式,积累诗歌鉴赏的常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

3.调节好情绪,用心教授,在教授中重视情感教育

中职班的课堂纪律一般都是比较差的,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学习环境也不那么好.教师走进中职班时,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教师授课的情绪是否饱满是影响学生听课的一大因素.上课时,只要教师往讲台一站,学生首先看到的是由教师的衣着、眼神、举止、表情所表现出来的仪表和情绪,教师情绪不好时,课堂气氛就会消极低沉,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表达能力、学生的听课接受能力,这就自然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教师精神饱满,上课情绪热烈,学生听课热情就会高涨,课堂气氛就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步入课室进入课堂教学,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受班中不良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坏情绪带到课堂中.在授课时,教师用心地讲授,用精确生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情绪,引导学生学习.

除了教师以饱满情绪生动幽默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情感教育.中职学生因为思想素质和文化基础知识素质都较差,大多有叛逆心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都不得有抗拒心理.要面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出自真心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关怀,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都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和喜爱,都会对学生有激励和鼓舞作用.老师对学生的善意情感,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回报与激励,使学生产生对教师及其所教学科的喜爱的态度,愿意听老师所教的学科,愿意跟老师说出心中的苦与乐.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付出感情,学生热爱教师,信任教师,就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接受教师的教学知识,课堂教学就会出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4.1 活动式.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表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出一定情境,适当地引进活动式教学,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展示他们的才能,将会让他们听课的“内驱力”变得强烈,听课的行为变得“乐此”而“不疲”.如上普希金的长篇叙事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笔者就引入了活动式的教学.在上完第一课时,让学生大概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后,就分组让他们自己编写一小节的剧本,然后由小组成员分角色饰演课文人物.在其中的一个小组的表演中,还要求他们来一个打破常规的表演,找女生反串老渔夫,找男生反串老渔妇,找小组中最高大的男生饰演小巧玲珑的金鱼.结果,引发阵阵笑声,使课堂充满了愉快的气氛.


4.2 讨论式.我国教育学者马和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然后相继引进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4.3 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兴趣的“点”,在于它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当然,这种教学法要收到有趣的效果,首先是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教师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任务展示,让学生产生成功感.例如在教学应用文《单据》时,笔者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对案例《借据错写一个字,还钱得等一万年》的讨论,二是对错误单据的辨析纠错,三是情景写作训练.由于学生对这些任务兴趣盎然,上台展示又得到老师的肯定,结果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5.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或许对教师的教法有一定的考查,就是对参加高职考试的学生有统一的选拔考试,但对直接面临就业的学生却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不能从客观上来判断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加之目前各校对语文课时的安排各不相同,周课时数从2节到3节、4节、5节均有.考试难易度当然也不尽相同,你很难从成绩表面判断谁的语文水平高些,谁的语文基础好些,谁的语文能力强些,当然更难判断该学校的学生毕业时,语文知识掌握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而能合格毕业.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差距很大.

所以根据目前职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笔者曾在所教班中尝试过这样的考查方法:把考查内容分为四块: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头交际、专业有关文体写作活动.并分阶段进行考查,在学期中进行口头交际的考查;在期中进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测试;然后,期末进行一次和专业有关的文体写作,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结合专业,考查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因材施教,选择适合的教材,积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