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

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767 浏览:5593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相比实验稿课标而言,2011年版课标充分总结了十年课改的得失,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解读了三个问题:什么是良好的数学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该怎样评价.

什么是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有所表述,史宁中教授也在《人民教育》2012年第七期上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良好的数学素养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还应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内容中多处涉及这个问题.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需要恰当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了在学生奠基阶段,数学课程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所以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数学素养.这一明确定位,也为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指明了方向.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需要优质的课程资源.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程的设计”中提出:“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学习活动的基本素材,“教什么,学什么”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决定教学成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切实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成功”的目标.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需要有效的教学活动.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程的设计”中提出:“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师在关注数学学科特性的同时,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如认真听讲、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需要多方面实施.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培养目标.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只有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才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该怎样评价?2011年版课标在“基本理念”中特别提出了这个问题:“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在“评价建议”中除了保留实验稿课标中五个方面的建议外,又具体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提法有较大变化,在评价方面更全面,更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要同时了解和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对我们正确实施数学教学的评价,利用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1年版课标明确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这一培养目标,教师要在课标的科学指引下,认真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来实施并达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真正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xtsl@12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