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平台助推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40 浏览:140914

一、IS平台是一套“安全、高效、规范、透明、绿色”的数字化办公管理系统

IS平台采用了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RBAC,是实施面向企业安全策略的一种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设置了教师、学生、家长三类用户.平台可根据需要,为用户灵活分配相应角色,不同的角色拥有的权限不同.平台登录页面,每位用户通过唯一的登陆或指纹识别进入IS平台,确保个人和系统的信息、文件、数据的安全.

校园电子监控系统,既可保障校园安全,又可依托IS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就算在外出差,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校长依然可以全面掌握学校的动态.同时,对所有教室进行课堂监控,可促进教师自觉规范言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IS部门管理平台、IS、短信平台、LED电子屏等,发布各部门当月工作计划、校园新闻、公告或通知.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全体师生都能随时了解学校的发展态势,都会有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凝心聚神,形成发展合力.

1.全面立体的信息怎么写作.IS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的信息查询,课表信息、成绩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新闻检索、资源搜索等都能在平台上得以实现.学校政务公开透明,招生、学籍、分班管理,教师分工安排、考务管理、值周工作等可供所有用户查询.

2.实时的网络交流.平台上设有讨论区、在线交流区等,全体师生、家长(实名登录)都可以在此发表交流帖.平台上设有网上心理咨询室,师生、家长可以在此匿名交流,排解心理烦恼;通过IS、短信平台、IS点对点交流(类似交流),师生、家长之间可以实现便捷沟通;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校长电子信箱直接与校长交流;IS平台上的校友会交流供毕业生注册交流,同时设有供同盟学校之间交流的板块.

3.大容量便捷的网络空间.网络U盘,IS等网络空间方便教师存放资料,教师不用随身携带U盘,不用担心U盘感染病毒的问题.

4.专业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学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师评价具有诊断、导向、监督、激励、发展等多重功能,对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实施和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依托IS平台,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对教师进行科学严谨、规范公正的考核评价,给学校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加强了教师之间研讨的气氛,减少了怨天尤人情绪,使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成长电子档案”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管理的“参考表”、教师成长的“资料库”.


5.科学便捷的班级管理.通过IS平台的电子班务日志、值周工作班级反馈表,规范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让班主任从日常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不用事必躬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对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全面个性的课程“超市”.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核心理念的体现,既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强劲引擎.许多学校都抱怨校本课程很难实施.校本课程除了对场地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外,关键还对选课及管理方式提出了实际难题.传统人工纸质的选课方式存在不透明、不及时、统计困难、繁琐、费时、纸质记录保存不便等众多缺点,因此可以说,高效的网络选课系统成了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必备平台.

IS平台整合了“选课系统”模块.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在选课系统上申报课程,填写课程纲要,学校管理部门审核课程,通过审核的课程就会进入“课程超市”.学生登陆选课系统,可以学习“选课指南”,查看各门课程的详细介绍和被选状态(限选人数及已选人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课程.选课截止后,少数选课人数未达开班要求的课程会被取消,选了这些课程的同学可以改选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每位学生都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记录着所选课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上课教师等信息.

开课后,上课教师可以在选课系统上记录每节课每名学生的考勤信息、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情况,以及课程结束前的考核、综合评价及所得学分.学生也可通过选课系统对上课教师进行评价.班主任登录选课系统,可了解全班每位同学的选课情况及修习情况.家长登录选课系统,可了解自己小孩所选的课程及修习情况.

南昌大学附中于2007年4月2日实施了“课程改革促进个性发展”的课改方案,坚持以“促进每一名学生个性而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发展需求,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优势资源,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选修课程体系——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课程超市,充分发挥“选课系统”的优势,为每一位学生有个性地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平台.

二、IS平台成为教学创新的核心

1.数字化资源库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自主在IS平台上搭建数字化资源库,按学科、模块、资源类型(教学设计、课例视频、课件、素材、积件、试题、教师反思、论文、学生反思或研究性学习专题等)分类,规范资源的标准,设计好资源库的框架结构.做到条理清晰、使用方便.教师们积极上传优质资源,现有资源6 000多G.学校在IS平台上自主编写了全套电子学案,并整合中学学科网、中华资源网,只需登录IS平台即可直接进入学科网,无须另外注册登录学科网.IS录播系统提供精品课程视频资源, 整合了南昌大学电子图书馆,还提供联盟学校上传的资源和网上实时电视直播.

2.电子学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助手.学生可以通过IS平台的电子学案,按照学案导学体验自主学习,并可通过丰富的资源库及电子图书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除此,还可通过IS、短信平台、IS点对点交流(类似交流)与老师、同学沟通学习疑惑,交流心得.另外,学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上课,也可通过IS平台的课堂视频实录补上耽误的课程,并可通过IS发送电子作业. 3.电子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利用IS平台的“电子备课系统”,教师集体备课时,只需根据学案,设置好该课的标题、目标、重点、难点、问题、经典例题、作业等提纲,插入超链接,链接资源库中的素材,系统会自动生成上课时用的PPT,并存入教师个人的网络U盘.教师个人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可进行微调,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完成“个性备课”.有了“电子备课平台”,备课变得很轻松.

4.电子白板成就高效生动的课堂体验.教师上课时启动电子白板,进入网络U盘,调出备课平台生成的PPT课件,开始上课.IS平台下的现代化课堂,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得以革新——过去是粉笔、黑板、一本书,现在是电子笔、电子白板、多媒体.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制造强大的视觉冲击,增强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子白板自带功能丰富的教学工具,如学科画图软件、实验演示软件、实物展台,还有翻页、拖曳、放大缩小、拍照、图像保存、橡皮擦等功能,教学更自如,亦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电子白板具有随机点名功能.系统随机调出某一学生的照片,可引起学生集中精力融入课堂,同时可让学生获得均等被关注的机会.教师可跟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即时给予评价,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还可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家长.上课时,教师可在PPT课件或白板上添加批注或记录课堂生成,保存痕迹,既可保存在教室电脑的硬盘里,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也可存在教师的网络U盘,方便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5.电子作业和智能组卷、网上批阅真的很减负.依托IS平台,将传统纸质作业与电子作业相结合,使作业布置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并且免去了携带的问题,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批改,然后通过IS瞬间发送,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命题是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以往,命题工作对教师来说又苦又累.南昌大学附中IS平台整合了中学学科网的“组卷系统”,教师只需简单设置命题的要求(考试名称、知识点、题型、分值等),组卷系统便可立刻完成智能组卷,然后再手工适当调整,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就命好了,而且格式规范.命题不再是让教师头痛的事情.IS平台的阅卷系统,就像高考阅卷那样,IS中心工作人员统一扫描试卷,教师在网络终端登录IS平台阅卷系统,轻松阅卷.除了打分外,还可加入批注、评语等信息,存入学生“试卷袋”,积累下来,就是一本丰厚的“错题集”,便于学生复习纠错.另外阅卷系统还可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清楚知道哪些学生对什么知识点掌握不足,增强了检测的诊断功能,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6.IS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建.学校将不断完善IS平台,下一阶段还要为每位师生建立个人空间,做到“学习空间人人通”.在批判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创建导、学、问、研、评“五环”信息化教学模式.

“导”是指“学习导引”,包括情境导引、目标导引、问题导引、方法导引、反思导引;“学”是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问”是指“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是指“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研究能力;“评”是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其程序如下:

(1)课前.教师提前两天把设计好的“学习导引”和针对疑难问题录制的微视频放到网络学习空间.学生进入网络学习空间自主学习,既可借助空间资源,也可搜索利用外网资源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可反复观看微视频,还无法解决的,可在空间上与同学交流或与教师交流.教师在空间上与学生交流,课前要查看、统计学生的普遍性疑难问题,然后再进行共性答疑或个别指导.

(2)课堂.学生带着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完成“当堂检测”.教师讲解重点,解决难点(有学生解决了的,尽量让学生展示其解决的方案),课堂检测,引导学生搞好知识建构.

(3)课后.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方法总结,在空间记录自己的学习反思(含自我评价).教师在空间记录自己的教学档案(教学反思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评价).

“五环”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交流协作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效能工具和支持评测工具的优势,实现内容、时空、角色、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评价等多个方面实质性转变,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彻底颠覆了传统“传授—接受”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IS平台是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教研活动,需要集中时间、人员,往往导致研讨仓促,不够深入;或是发言人怯场临场发挥不够好;有时听完课后评课,听课教师对课堂细节记忆不完整,导致评课研讨不到位;集体纸质备课,共享难,更多的是个人备课;课题人工管理,课题研究状态不清楚,过程监控不及时,信息共享不足,成果交流不便.学校利用IS平台,创建科研新模式,为南大附中的教育科研描绘新画卷.

通过IS平台录播系统将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整堂课录下来,为教师的课后反思、研讨提供了最生动、最原始的科研素材,可反复研讨.

学校可组织“教研沙龙”,发起网络“专题”研讨,不受时间、场地、人员限制,没有任何约束,大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必要时还能利用“电子备课系统”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省时省力、优质高效,大家共同备“公用部分”,资源共享,个人在此基础上再备“个性部分”.实现课题管理信息化,通过各课题状态表,随时掌握各课题的研究状态,做好过程监督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务实有效.

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的保存功能,可以将整堂课的白板书写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保存进IS网络U盘,便于教师的课后反思.利用好校园电子图书馆和6 000多G的资源库,为教师的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实践证明,IS平台教研工作不再是被动行为,已经变成了教师的常态自觉行为,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尤其是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

四、IS平台是见证学生成长的“活”记录

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许多问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主体单一,且评价方法单调;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等.

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每位学生建立翔实、完善的成长档案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发展有何需求,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管理、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纸质成长档案袋存在繁琐、费时、更新不及时、纸质记录保存不便等众多缺点,要详细记录孩子成长过程就真成“纸上谈兵”了.学校利用IS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成长档案,翔实清晰地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长足迹:历次考试成绩及成绩分析、课程学分、考勤记录、课堂表现、违纪情况、奖励情况、体检信息、个性特长、社会实践综合活动等.

五、IS平台实现家校一体、合作育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辅助和补充,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学校和家长及时沟通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传统家访或打的方式在现实社会已显得有心无力.

学校依托IS平台,实现了学校对家庭教育、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双向感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了家校一体,合作育人的进程.

1.短信、邮件、IS点对点交流沟通.学校的重要活动、通知,孩子的日常特殊表现,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出现的问题等信息,教师会通过IS平台的短信、邮件、点对点交流等方式及时通知家长.

家长还可以主动地通过IS、短信平台、IS点对点交流(类似交流)与教师进行沟通,还可参与学校教育话题的网上研讨,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宝贵建议.

2.快捷有效的网上查询和查询.家长可以通过登录IS平台,查看学校的一些新闻、通知,了解学校的发展动态.还可进入自己孩子的“电子成长档案”,查看孩子在校学习、成长的详细信息:历次考试成绩及成绩分析、课程学分、考勤记录、课堂表现、违纪情况、奖励情况、体检信息、个性特长、社会实践综合活动等.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家长还可以通过IS数字系统查询学生的在校情况.

IS平台促使更多的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非常关心学校的教育事业.成功的家校联系,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热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全国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将不断发展好IS平台,不断推动信息化进程,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优质化、高效化),把应用IS平台变成每一位教师或学生主观的需求和自发的行为,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发展并形成品牌特色,为区域整体性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典型经验和样本.(作者单位:南大附中)

□责任编辑 张 曼

E-mail:jxjydxbd@12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