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点尝试

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45 浏览:31714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实验、有益尝试与探索、并结合学生特点,发挥自我优势,使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地探索、研究下去,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和品质、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

【关 键 词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学能力 尝试 探索

新课标的实施与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原则,经过大量有益实践与探索,更新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改的过程与取得的成效,在这里我浅谈几点体会:

1.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要着眼学生今后的发展与需要,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和品质.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并提出预习要求,明确预习的步骤,做好预习笔记.如:①本节课没弄懂的内容有哪些?②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③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随着实践的深入进行,学生逐步学会了预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对课本的预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问”就是学会提出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展示自我,主动散发自己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见解.

现在,学生主动提异的良好学风正在形成.

2.充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坚定他们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习积极性的基础.由于青少年有无耐心、怕吃苦、贪玩、不稳定、一遇挫折便消极等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特征,这就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与合理疏导.

课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①根据预习情况提出相应问题,创设课堂场景与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自觉研讨,学生交流相互补充,逐步完善,在讨论中或教师点拨得出正确答案;②提问做到由浅入深,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稍加思考能回答的问题;③实施激励评价.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答非所问,若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机会,发散他们的思维.每节课安排3-5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讲收获谈体会或讲述一个数学家的故事或一个数学趣味题;⑤建立“一对一”的帮辅小组,通过“互帮”达到“互助”;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根据人的心理认识过程可知,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可能一次达到要求.所以提出“积极前提,循环提高”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能飞”的学生先“飞”,“能跑”的学生先“跑”,然后带动其他同学学会“飞”和“跑”.使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参与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上精化了教师的讲,真正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之作用,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主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循环过程中解决,这样,课外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也从繁忙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用较多的时间去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中,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与探索,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实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发挥自我优势,使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地探索、研究下去,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