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04 浏览:5577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79-0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初中学生特别聪明、懂事、也特别调皮好动,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锐意改革,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瓶颈,让素质教育再上台阶呢?

1.关子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

教材,又称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课本.记得从前有一篇课文叫《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为了教科书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故事.可见了教材对于热爱学习的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教材"的形式甚至含义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将那三五本或薄或厚的书本当作一字千金的教材,并把它化作紧箍咒牢牢套在学生的头上,那么造就的顶多是"孙行者",绝不是"孙悟空".人们常说: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死的教材造就不了活的人才,教材也必须是活生生的.何谓活的教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编出富有生命力的教材.以"四书五经"取士的封建统治者不明白这一点,即使明白了也不可能改变它,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城批的奴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几套"教何况初中学生风发正茂,他们有的是活力,有的是;如果用死的教材去扼杀活的"青春",语文教学岂不是走向了自身的反动?所以,初中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国编的,还是地方编的,都只是"素材";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编定的才是真正的教材.初中的语文教材可以取舍,可以自编,前提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干好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状态呢?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着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讨论、去交流,而学生的这种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我们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的学习氛围,必然会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热情.笔者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且要求学生写日记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写.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写作中去体会、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木兰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自古以来,都说女子不如男,那么,是这样吗?"全班女同学说:"不是".学都悄悄地说,还有花木兰呢!这时,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的沉浸在对巾帼英雄的讨论中.学生兴趣一来,我马上转入课题.下课了,同学们还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花木兰呢!

3.深入实际、思考生活

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可仍然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融入课文所叙述的环境中,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把学习当作任务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

4.培养语感,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语文课教学注重培养语感,懂得欣赏美.作为初中语文,首先要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要经常通过默读和有表情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去"品味","体验"词语的意义和色彩,声音的选择和调配以及句式的选择得当.其次词语的训练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教文学作品时,应选好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能欣赏到文章内容之美,结构形式之美,语言环境表达之美等等.如《敕勒歌》中的"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可以先从文字理解入手,让学生明白"川"作"平原,平野"讲,"刺勒川"是用民族名称给予家乡命名,"天似穹庐"是以象征家乡的"穹庐"比喻草原家乡,这样才能想象出背靠阴山,辽阔旷远的草原美景,并体会诗中流露出的自豪,亲切的感情,品出民歌语浅情深,铿锵流畅的用语特点.另外,欣赏美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朗读时,应让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理解作品的内容,想象美好意境,感知语言的无穷魅力.还要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如用扣人心弦的导语,饱含情感的范读,震撼人心的激问等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神游"其中自己去领会,想象,欣赏和品味.

5.优化教学情境

5.1 播放音乐,烘托情感.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感情变化,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美,理解体会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先播放了一首舒缓优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美妙的音乐渲染出的情境画面使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陶醉其中.课文讲解中,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的烘托、感染下,学生们被带人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园景色的环境美,和谐友好的人情美,对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也能轻松把握了.

5.2 扮演角色,体验感受.表演式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育艺术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课堂变成舞台,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体验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例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请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我"、掌柜及短衣帮,重现课文中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几个场景,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展开表演.表演后,由旁观学生依据文本对表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表演――评价一再表演――再评价"中,体验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这样,原本难以理解的人物内心世界被打开了,文章揭示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金钱关系也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