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57 浏览:9521

摘 要: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多种内外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影响十分显著.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出发,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原因,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有效性;缺失原因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1]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丰硕的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各界教育人士一直把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作为不懈的追求.本文试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视角,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2]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符合教育主管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真实度.”[3]


人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4]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等;另一方面则是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即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向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变化的.这正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所遵循的规律.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状况日趋越好,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过度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结果,即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符合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所期望的教育目的程度”.[5]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等灌输式教育上,注重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未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至于无法从根本上调动主体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关键应该考虑主体大学生的因素,即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去深入分析.只有从内部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改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三、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

(一)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外部原因

1.国内外复杂环境的负面效果

目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整个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长期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拉拢、腐蚀我国青年一代,从未放弃过对我国进行“西化”的政治企图.他们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及入世等机会,加强思想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企图东西方文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融为一体,最终使中国倒向西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观点,因此其世界观、人生观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极大冲击,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几乎已经完全背离了我们的教育宗旨.

2.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家长溺爱的负面效果

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启蒙教育极为重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要以良好的家庭道德状况为基础的.可是,现实社会中部分家庭结构不健全,致使孩子无法在一个和谐环境下健康成长,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层面;还有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道德观念滑落,无法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更甚者还存在一些非正规的的家庭教育,使青年学生形成不符合大众的思维习惯.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品德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3.学校环境、教育者、课程设置不健全的负面效果

学校的硬件设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但环境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状况看,一些老牌大学、综合性大学经过长年积累,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资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物质校园文化建设多余精神建设,并未体现出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及发展趋势,很难让师生在幽雅宁谧的环境中去自由地学习和思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二字的真谛值得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好好内化.”[7]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居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教育者主体意识强弱的影响.“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关于自身的自觉和明晰的认识,它包括教育者对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和所担负的具体使命以及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认识.”[8]现实生活中部分教育者并没有从思想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认为教与学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学生愿不愿意听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做好教的工作就行.这种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教育者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曾强调“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9]教育者自身素质既包括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包括教育者自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