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04 浏览:33485

摘 要: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生命意识.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尊重、珍爱生命的教学途径.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 生物教学 实施途径

新课程标准倡导生物教学应达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情感目标.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学的一根主旋律,如何让生物课堂的音符在生命教育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美轮美奂,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研究的一大热潮,个人结合自己的一些实际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生命教育的渗透

1.认识生命的神奇

新个体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不同的生物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往往不同.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要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再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如花朵的雌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份,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仅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内在条件,种子要顺利地萌发,还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外部条件.再如,对人类来说,男性每次产生几亿精子,而真正能进入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并最终发育成胚胎的只有一个,胚胎又需要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长达10个月的时间,一个新生命才得以诞生.这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了生命孕育的神奇与艰辛,体会到了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不容易!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1]

2.感受生命的珍贵

教材中,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珍贵的素材非常丰富.例如“细胞的增殖、衰老和凋亡”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物都要经历一个出生、生长、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生命历程.人也有生老病死,人死后也和其他生物一样,最终会被分解成无机物重归大自然.这是规律,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世界正是在这种生与死的不断交替中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死并不神秘,正因为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才彰显出生命的珍贵,才促使我们对生命进行认真的思考,珍惜并积极创造自身的生命价值,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再如,介绍细菌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时,让学生知道,他们虽然个体微小,却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能在人类都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存和繁衍,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分解者的重要角色: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供生产者重新利用.没有这些微小的分解者,动植物的尸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命也就无法生存.可见,任何生命个体,无论形体上是大是小,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价值,任何生命都是珍贵的.[2]

3.体验生命的和谐

长期的进化,造就了生命的和谐.这种和谐既体现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又体现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教学中要善于渗透生命的和谐美,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例如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为种内关系,又表现为种间关系.种内个体的互助关系屡见不鲜,可通过蚂蚁、蜜蜂、狼群等种内互助的典型实例,让学生明白个体的价值及分工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在学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可以将各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分别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承担运输职责,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则发挥调节作用.正是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才保证了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学生由此体会到各系统在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和有序美.

二、渗透母爱,学会感恩

1.、“妈妈的爱很特别”

母爱源于母性,是出于本能对后代的一种关心,一种疼爱,是亲代对子代的一种保护,是亲代对子代的一种信任、理解、支持.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生命第一课――母爱,成为生物学情感教育的一大课题.可以在认识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次女性特征――月经时引出卵细胞的生存的艰难,进而连接新生命的“怀胎十月”的艰险,再通过安排学生调查准妈妈们的怀孕体会,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学会孝顺.在学及血压时,学生讨论高血压的症状、缘由以及应对策略,有学生会说到自己身边的人,如妈妈血压偏高,妈妈不吃红烧肉和鸭煲等甜腻食品.这时教师夸赞学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之余,引出母亲与子女之问的亲情教育.“妈妈的爱很特别,似一段缠绵的话语,似一份勤劳的早餐,似一次缝补的衣裤.爱妈妈就请让妈妈开心.”教学中渗透母爱,即意味着渗透一份亲情、一份真情,进行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的情感教育,也是塑造学生完整品格的完美体现.[3]

2.“感恩之心不可抗拒”

感恩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生命需要活动,需要流动,需要友情,更需要亲情.一个生命从呱呱落地,到学会走路,学会思考,再到成家独自生活,在此过程中无不透露着亲代对后代凝聚大量心血:不小心跌倒,不当心撞伤,不注意的烫伤,无意识地被欺负等,正是在长辈们的共同关注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平安成长.

在谈及人体摄取的必需养分时,教师让学生对比父母们上学时候的伙食条件与自己的伙食,感受当时贫困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艰难,进而引出今天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他们的“心血”换来的,引导孩子树立“立志成才,阿报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论及血液的时候,说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血量大小,引导学生得出父母一代的血量在逐渐减少.在学及血压的测量时,教师设计“你为父母量血压”的课堂演练,并分发给学生安排他们回家后尝试给父母量血压,尽份自己的孝心.在提及安全用药与急救时,设计家庭常会出现的紧急情况,如“父母突然发高烧,自己该怎么做?煤气忘关,发现以后应该怎么处理?药房写药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通过学生讨论,使他们达成共识.生命不可抗拒感恩之心,更不可置若罔闻.父母的心最通子女,长辈最了解自己的晚辈.子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其实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宽慰.长此以往,亲情甚浓.不仅可以产生亲情感应,形成亲情互动,更有利于营造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

生物教学应该切实地去理解学生的认知习惯以及意志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叶老告诫我们不能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加工”人,而应当以有机生成的方法教育儿童,即把儿童看作是一个知、情、意全生命的生长过程,像种子那样,总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内在法则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所以,“人的生长与生态情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形成生命和谐发展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