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现状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26 浏览:119014

[提要]本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来源、应急避险能力等内容,分析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生;应急避险;安全教育;调查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GH13204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现状与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2日

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其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与否,不仅是保障他们正常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基础,而且也影响着祖国的发展和强盛.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事件、意外事故及校园频发的伤害事件等,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显露出大学生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大学生应急避险的生命安全教育及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河北联合大学本科生的应急避险能力现状及相关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普及应急避险教育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河北联合大学随机抽取的2,00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编制学生调查问卷,主要从大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来源、应急避险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便较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问卷回收1,989份,有效问卷1,885份,有效率为94.7%.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平时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有所关注,93%的学生认为掌握相关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十分必要.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宣传教育,占41%,此外,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也是学生自我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选修课,占35%,培训讲座,占30%,观看教育录像,占21%,学校宣传栏,占27%,体育课相关技能教育,仅占25%.对于应急避险技能情况的调查,72%的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也比较差.如问及伤害事件发生后,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会采取什么措施,11%的学生选择等待;23%的学生会观察病情,但束手无策;66%的学生认为会采取简单的现场救护措施.但当进一步问及如何对肢体大出血的病人进行止血、如何对骨折的病人进行患肢固定、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具体的急救技能相关问题时,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正确回答.

三、讨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现状.面对当今社会意外伤害事件频发的现实,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现状着实令人堪忧.本次调查发现,尽管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相关知识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这说明学校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很难接受到系统的、专门的应急避险教育和培训.而且学校安全教育形式主要以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造成大学生的现场救护知识与能力偏低.

(二)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的可行性.高校开展应急避险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多元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同时,学校应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将大学安全教育整合为系统、规范的体系.可采用体育课、专业基础课及通式类选修课等多种教学载体,实行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路径.应急避险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此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应加强相应的实践培训,这时可充分发挥大学体育课开放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逐步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生命安全基础知识,利用体育实践课教授学生应急避险及逃生技能,把应急救护技能教学与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有机结合,把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水平也是社会的职责.高校可与卫生、、消防、交通、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请医学专家讲解疾病预防知识,请人员作安全防范方面的报告,请交通讲解交通规则,请消防讲解消防知识等.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促进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

总之,应急避险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生理、心理、行为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多方面.高校应加强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氛围,丰富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激励学生重视身心健康,关爱生命,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季勋龙.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之研究.体育教育,2012.40.

[2]王强,杨士宝.江苏省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现状调查.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