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教育常青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8 浏览:18232

策划人语:

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育人,教育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主动发展,密切关系到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密切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幸福指数,密切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核心竞争力,是人的发展――现代教育真正的内涵体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自我成长的正确轨道,更重要的是这种成长不但是自主的,还应当是快乐的、高效的.

基于以上观点,秉承“生命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湖北省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构建了富有其校本特色的“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该课堂教学模式,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出发,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学习素质,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引角色,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了学习效率.如今,“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关工委、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专家的论证,并于2012年被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十佳模式” 第一名,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多名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到校观摩学习.

本期,我们特选编了一组文章,有“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总结与综述、权威知名专家的精彩点评,也有秉承主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课堂实录,对于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缘起、探索、发展与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在建校之初,适逢国家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湖北省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简称我校,下文同)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思考、探索学校的办学发展之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基于对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发展人的生命的认识,我校树立了“生命发展教育”办学理念.

生命发展教育追求的教育境界是让每个儿童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和谐发展.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对课堂教学现状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儿童生命成长最需求的教育.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及拓展的宽度,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能力的主动构建,由注重知识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愉悦成长.通过追求课堂的高效性,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时空去思考、去实践、去创造,真正兑现“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学习的主人就是孩子,生命的创造发展孩子”.

“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关工委、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位著名教育学者和专家的论证. 《温暖生命的教育》、《生命常青》两本著作,和我校“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实录”光碟被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骨干培训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卓越工程培训选作学习资料.学校探索实施的“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先后被云南、海南、河北、山东、内蒙、重庆、上海、山西、澳门、甘肃、江苏等地前来观摩的教育同仁纷纷赞誉, 2012年被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十佳模式”.

一、“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提出

谈到“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二,为什么要选择“主动教育”作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第三,“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整体办学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什么?

1. 提出背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下,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与教育,形成课堂教学中“高耗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追问”、“一个需求”和“两个困惑”:一是“追问”我们学生的成长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二是“追问”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给孩子带来了生命成长应该享受到的快乐,让孩子真正收获健康与品格、智慧与能力?一个需求: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成长需求.因为需求的教育才是最适合的教育.两个困惑:其一是如何真正改善课堂的沉闷,还学生自由快乐的学习时空.其二是如何真正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

结合武汉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工程,我们认识到,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向素质教育转轨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把学生的能动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建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历经了一段艰辛但颇有收获的过程:2001年,开展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评价体系的改革.2004~2006年,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课前预设――课中生成――课后反思――自能作业――多元评价”为教学活动主线的教改新思路.2008年,经过专家引领,在多年研究基础上,以轻负高效为准绳,开启了“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

2. 理论基础.当前,国内外众多地方和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了许多类型与模式,那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主动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模式呢?在学习、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我们认为,“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最适合我校实际、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遵循以下四项法则:

(1)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由法则.人的主动发展需要个性自由,而个性自由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呵护,生命力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人才能真正成为有人性并能绽放生命气息的“大写”的人.因此人之自由的关键,在于他(她)所处的生存环境.对于学生而言,这个环境就是其素质发展的主渠道――课堂.

(2)遵循生命发展的主体能动法则.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是具有能动性的.他会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出发,考虑教师提出的要求,必然有自己的发展要求.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接受,不符合的就产生心理拒绝. (3)遵循生命发展的价值法则.“主动教育”教学模式体现了生命主体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展示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体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摒弃过去完全按教育者的意愿塑造儿童的灌输方式,建立为儿童的主动成长提供“支点”的教育.

(4)遵循教学改革的辩证法则.这里的辩证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主动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是辩证的统一.“主动教育”课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会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的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二是模式的统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既有统一的操作范式,但又鼓励各学科教师能发展具有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学风格的不同模式.

3. 内容简述.

(1) “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生命发展教育”办学体系框架下的重要内容之一.“生命发展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用生命发展的教育,是指教师的职责;二是实现生命发展的教育,是指学生所得到的发展.“生命发展教育”办学理念作为第一级指标,在它之下有四个二级指标,即:校园环境建设、课程文化与有效德育建设、教师发展建设、管理文化建设.“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二级指标课程文化建设之下的指标.

(2) “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怎么写作于“生命发展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伴随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构建了深度开放的“一主两翼”课程体系,“一主”是指以国家课程作为主体的基础课程;“两翼”是指以地方课程作为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拓展课程,以学生各项特长延伸发展校本课程作为特长发展课程.

二、“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操作要点上简称为“三三五式”.

教学环节“三环”: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内容“三类”:A类基础类、B类综合类、C类拓展类.

教学程序“五版块”:主动感知、主动发现、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主动拓展.

1. 操作程序.

(1)主动感知.学生: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生成单》来初步感知学习材料,完成预习任务,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课堂合作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课前进行教材解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生成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感悟发现,并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主动发现.学生:在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主动感知的基础上,再次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学习内容的重点及不懂的问题,并尽可能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做好参与合作学习的准备.教师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学会主动发现的方法.

(3)主动参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首先要自觉地做好参与合作学习的发言准备,并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答疑活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发言.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做到分工合作,为小组学习作出贡献,从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对别人不同的意见,可以善意质疑和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合作中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主体活动,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任务、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并对学困生提供指导学习帮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路建议》,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在一定时间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及采取的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

(4)主动建构.学生主动收集整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并能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自我检测学习的效果,反思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学习的经验成果,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教师引导理、归纳所学方法,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并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重难点适时点拨,进行检测.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

我们开展了组间互访活动,帮助孩子借鉴别人的经验成果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其次,教师每节课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课末检测单》.

(5)主动拓展.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阅读、了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信息资料,扩大视野或继续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尝试解决.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供学生更多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或为后续学习内容进行提示和指导.

基于以上五个流程,我们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改变,设计了《“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课案框架》,共包含了7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教材解读既强调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思考,又强调分层学习,因材施教.在五大版块的教学流程设计中,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怎么写作作用,充分体现了“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

2. 教学条件.

(1)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是具有生命活力、智慧、灵动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主体,引导学生开展个体独立的主动发现,合作学习,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2)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我们打破了传统的40分钟课堂教师为主体的概念,营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同时遵循社会、社区即学校,生活即学习的思想,把学生涉及的所有学习空间、场所都作为教学环境.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关注课堂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开放性,利用好云技术平台,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实践研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上课容量,提高上课质量,注重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手段(媒体)相结合.

3.教学评价. (1)变革教学管理.“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管理要、开放,充分尊重学生、教师的感受,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要积极鼓励教师在基本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中派生出、创造出、衍生出不同的变式.

(2)评价的要求.“主动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不是以教师的感受为主,而是着重学生自我感受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我们设计了《“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师的课案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方面来全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着重对教学流程的五个版块进行评价;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师基本素质五方面来评价教师说课的能力和效果;从思成功之举、观教学机智、议学生见解、虑不足之处、悟再教设计五方面来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还围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设计了20条评价内容,全面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评价机制.

三、“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1. 该模式呈现出四大亮点,并力求实现了四个突破.

(1)四大亮点.一是时空上,把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二是学习方式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自主、合作、探究、分享活动贯穿始终;三是学习氛围上,组内、组际、班级间、课内与课外间,形成开放、多元、共通互融的大时空学习交互区;四是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正确处理好学生主动地学和教师及时有效地导的关系.

(2)四个突破.一是学生《问题生成单》的使用,让教师真正找到了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突破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品质.二是合作学习氛围浓厚,课堂上已不是过去常见的那种孤独主体的独白式教学,而是诉诸于班集体相互交流与对话,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教学生态.三是多维即时评价,确保了高效学习质量和评价机制的创新.四是备课组建设,形成了具有学习意识、研究气质、变革能力的教师群体.

2. 不同层面对该模式实施成效的反馈.“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学习素养与日俱增的不断提高:连续几年里,学校在武汉市江汉区调研考试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多次评为教育教学立功单位.全体学生行为规范合格100%,毕业率100%,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达98%.以近几年我校毕业生为例,73%的学生在区级学力测查中处于优异区间.学生在全国、省、市级以上的学科知识、实践能力、艺术审美类竞赛中获奖逾千人次.

在市、区教研员联合下校视导中,我校46节“主动教育”模式课以44节优、2节良的好成绩,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常青实小‘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是教师投身课改,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丰厚土壤!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很喜欢,我们也很振奋.”同时,家长们也一致反映,学校实施“主动教育”课堂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了,学习能力提高了,思维更活跃了.


3. 该模式实施的几点思考.

(1)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基础性课程资源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统一;二是自主与合作的关系,强调个体的言语实践和群体的互动式的言语实践的统一;三是质疑和探究的关系,注重在质疑中自主探究(疑了要探,探了又有疑),在探究中发展思维;四是发展与创造的关系,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发展中培养创新意识.

(2)要更加强调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是要进行理论培训和模式操作培训,丰厚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学习力.二是要借助备课组、教研组及教师工作室的建设,分层培养,逐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三是要依托课堂教学研究、小课题研究,通过丰富多采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四是要关注教师的感受和需求,制定一系列体现人性关怀的学习、研究、考核、培训、奖励制度.同时,通过制定配套的评价体系,提升“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的实效性,提升教师向心力.

(3)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学校的“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学范式,但在“主动教育”教学实践中,模式又不是僵化和单一的,是在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一模”的引领应该带来“百模”应用的效益,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多种“主动教育”模式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系统,但随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发展,该教学模式将发散产生出来能够体现各学科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以及教师教学个性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是该模式在大量的实践探索中体现了课模的开放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们普遍反映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们要探讨的问题随着能力的不断锻炼与提高,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同时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也显得不够,等等.

面对这些实践中出现的困惑,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利用备课组集体智慧的力量,利用国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的调整、班额控制、课时的长短分配等系列工作上,继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课程改革,执行者与受益者均是鲜活的生命体,因此,课改永远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展,课改的真谛和魅力也正于此.

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从基础阶段做起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周满生

我认为当今的基础教育要高度重视四个领域: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二是学校文化,三是基础教育国际化,四是生命教育.这四个领域恰恰在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的办学里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呈现出很深刻的内涵.

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从基础阶段做起,而且必须要从课改抓起.主动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操作意义,充分体现了学校温暖生命、发展生命的办学理念,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教育可以温暖着师生生命

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 曹志祥

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评价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一是教师生命温暖学生的教育;二是教育温暖着师生生命.

第一,对“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前段时间袁贵仁部长说:教育的活力取决于学校.那么学校的活力应该是取决于师生,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活力,学校就没有活力;学校没有活力,整个教育就没有活力;如果整个教育没有活力,社会就缺乏活力,所以我觉得常青实验小学办学思想非常好.教育的本真在于温暖生命,常青实验小学不仅有一个理念,还有一个明确进入各个学科的实践方式和途径,把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通过课改实践来解读和支撑这个理念,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第二,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意义,实际上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良好结合.学校老师每年给家长写十万字的家书,这个很让人感动.现在的老师能够做这事情不容易,写的不都是空泛的,告状的,或者一般性的东西,一定是有内涵,有教育内容,有教育感悟的东西给家长,我看到上面写家长还要反馈,这样一去一来就产生了一种家校的互动.

第三,自身感受.看了常青实验小学所有的教学活动,感觉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共同构筑了常青实验小学完整的教育体系.我觉得它是素质教育或者叫做新课改的一种主动实践,是素质教育的独特解读.

第四,关于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保证了基本营养,我们的主动教育在国家课程里,基本是课程模式的变化,没有动课程的骨干,在国家课程不足的地方,又可以用体验课程和校本课程来补充,这样既满足了国家基本营养的要求,又体现了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的学生特点,我觉得这个架构是合理的.

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教育部全国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夏秋荣

北京朝阳教育学院副院长

在国际现代教育中,学习工具的使用是很有优势的.我高兴的是在常青实验小学的主动课堂看到了“问题生成单”、“学路建议”、“课末自测”的使用. 学习工具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持续学习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某一类知识,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一类问题.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学?不妨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学习工具,因为这是一种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走向合作,走向对话,走向学习的共同体,这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教学反对灌输,提倡启发.教师应该从从学生聚焦的问题上,看到学生的潜意识的发展和需要,看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迸发.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