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之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44 浏览:130337

常言道:“智育不行是次品,体育不行是废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德育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潜在的红线,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学科所含德育因素自然的、有机的、不留痕迹的结合起来,使德育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广大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现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与同行共讨.

一、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认真搞好.

二、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通过球类、田径项目、体育游戏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荣誉、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的韵律操教材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操教学中的互相帮助、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器材收拾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怎么写作的教育等.

三、利用教师课堂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渗透

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需求,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并以自身的良好修养和良好品德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给学生一个良好参照,用自身的良好行为和形象去感染和教育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学习、总结和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以身作则,用教师的行为和形象感染学生.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课堂空间比较大,学生身体及心理活动受外界影响比较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外界环境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课堂德育示范效应.身教胜于言教.例如在进行体操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准确、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动作的力与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这种以身作则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印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来影响和感染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潜移默化的使德育内容融入我们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2.走进学生、真爱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为身体的差异就会出现课堂表现“困难”的学生,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有更高的德和更多的爱,用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去调动这些所谓“困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需要教师的重视,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被忽略.由于体育教学的形式是开放性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违反课堂常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所谓的“调皮”学生.这就更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走进这些学生,更深地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同时针对这些“调皮”学生我们也不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思想,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抓、抓反复,用我们无私的爱和对学生负责的情去感染和教育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不可能通过某个人、某件事就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牢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抓住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不懈努力,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以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