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有教无类理想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85 浏览:120017

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内涵.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对阻碍教育公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阻碍教育公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投入的区域不均衡,各阶段教育投入不平衡,区域间、城乡间教育投入不平衡等;社会阶层分化;教育及相关制度设计的不均衡.阻碍教育公平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活力;师资力量不均衡,如骨干教师分布不合理,部分学科师资缺口较大,师资待遇有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都不均衡,城乡教育布局规划不尽合理,城乡校舍状况不均衡;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距拉大等.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途径有:一是坚持教育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确保教育品质的公平性和教育主体的公平感,实现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和教育收费制度的合理性,促进基础教育政策的相对公平性和高等教育的透明度.二是创新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构建以强助弱的植入式团队化支教模式,立足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的共同体支教模式,发挥高校优势,带动贫困学校“高贫联合”模式,立校培养合格师资的“校本教研”模式.三是提升教师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大师训经费投入、农村教师选聘、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帮扶等力度,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四是构建教育公平的实践机制.建立教育内部系统的均衡发展机制,建立社会参与、评价教育的机制,建立政府适度分担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机制,建立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布局基础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机制.

为了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特关于政策方面提出以下决议:一是加强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二是注重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政策制度机制的创新;四是推进教育过程中的质量公平;五是引入学校增值评价,改善教育公平的评价手段;六是科学规划布局调整,打开教育公平的新格局;七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建设教育公平的新基点;八是执行三年教师交流制度,注入师资流动的新活力;九是阳光招生、阳光编班,探索出教育公平的新途径;十是加强“三名工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均衡.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怎么写作均等化,其中要求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但教育发展的力度与人们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

教育是法律赋予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权的重视,国民的人权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认可、实现向上流动的基础,因此,人们对公平的受教育权的追求成为必然,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所有问题的核心.网络时代公众对于信息的占有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信息也渐趋透明化、公开化,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导致不少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公众的生活压力倍增,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人们对社会、社会公平充满了期待,并直接希望从教育上率先实现公平,进而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城乡结构之中,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也秉承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使公平服从于效率,认为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教育才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渐进式的改革保持了社会稳定与发展,但也积淀了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原因,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施行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且在某些方面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校际发展差距显著,这些问题对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它历来就不仅仅是家庭和个人的事,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性子系统,“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世界各国无不重视教育的.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追求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的执政导向与目标,而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教育公平却不尽人意,近年来学界以及普通民众在教育公平领域的关注和呼吁日益强烈,国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然而,有限的解决措施在严重的问题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新型社会阶层(主要指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和农民工的大量存在)的出现,教育公平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地区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间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持续扩大等,这些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民众强烈抨击的对象,也日益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外,从数据分析来看:当代中国的教育公平指数约为51.3,而美国社会的教育公平指数则约为173.1,是中国教育公平指数的3.4倍,当前中国教育不公平之严重可见一斑 .

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内涵.党和国家决策层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近十年来在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同时,着眼于实现社会公平、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教育发展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由于教育内外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类教育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现象,这与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不相适应.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公平的发展现状,厘清当前阻碍教育公平的内外部因素,深入剖析教育事业非均衡现象及其成因,探寻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决策建议和理论支持.

二、阻碍教育公平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 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据有关资料表明, 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经济实力直接致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投入也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总体一直较低, 2009年只达到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教育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江苏全省这种区分也较为明显,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重视程度高,教育投入大,受教育者享有了更多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资源;苏北地区因为历史的原因,工业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难以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社会阶层分化制约教育公平.目前,中国社会各类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社会阶层的形成,对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分层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三种形态为――

第一种形态:从外到内的认同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思想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和对社会分层的现实的抗拒,慢慢变为对之从接受到认同的转变.很多人都已经把接受教育作为保持社会层次的和从低社会层次进入较高社会层次的跳板.

第二种形态:社会分层的形成和逐步成熟,使得已经处于社会优势的阶层,希望通过教育进一步保持自己处于优势阶层的社会地位.于是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优势阶层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步形成.在初等教育阶段,这主要体现为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尽管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事实上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龄儿童有更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首先,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有着高学历、高素质的父母,儿童通过家长良好品行的耳濡目染,形成了优良的品德和思想.经济欠发达地区,家长分担家务和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子女的教育进行辅导和规划.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之间得到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成为阻碍初等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数量很多,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学校之间对优质师资、优质生源、优质教学成果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相比较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资金紧张,学校数量稀少、竞争匮乏,无法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再次,地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各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学生们除了学校的学习以外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基本上只能来自课堂的教育和书本知识,使得他们的视野非常狭小,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成长方向的认识十分盲目.以上三个方面都造成了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巨大差距.

第三种形态:阶层分化使教育成为评判阶层的一条重要标准.由财富、权力、声望所形成的社会阶层分化, 使各阶层及其成员不仅自己认同为相应的阶层, 而且将自己认同为这种等级秩序的法定者, 这在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表面上是人人平等,但实际上由于社会优势阶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使他们在起跑线和竞争过程中与劣势阶层不处于同一等级上,优势阶层利用教育使自己的垄断地位得以巩固,教育也由此成为社会上判别一个人所属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标准.

3. 教育投入区域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重城市、轻农村”现象明显.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357.92元、4331.62元,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178.08元、4065.63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5.99元和179.84元;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4012.51元、5213.91元,而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802.91元、4896.38元,农村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09.60元和317.53.


以盐城为例,近三年,全市教育总投入逐年大幅增长,2011年达89.49亿元,比2009年(51.9亿元)增长72.4%,年均增幅31.3%,其中财政性拨款76.5亿元,比2009年(40亿元)增长91.3%,年均增幅38.2%,预计2012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将达到 103亿元(如图1),基本达到省定教育总投入占地方财政总支出 15.9%的目标.

由于盐城市属于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拮据的地方可用财力,该市教育投入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第一,总投入相对不足,公用经费占比低.据全省2011年教育总投入来源统计显示,盐城市2011年度教育总投入绝对值位列全省13个地级市的第6位,低于全省13个地级市的平均水平5.99亿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徐州市、南通市相比,盐城分别低于上述两市22.42亿元、20.12亿元.盐城教育总投入除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外,教育税费收入、民办教育举办者投入、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等其他投入比重相对较低(如表1). 从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看,人员经费占2011年教育总投入的65.47%,而用于商品怎么写作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基建支出的公用经费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仅占总支出的34.53%,总量不足(如表2),使学校在基建、装备器材、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师生文体活动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受到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各阶段教育投入不平衡.2011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投入达 51.32亿元,占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的67.1%;高中教育财政性投入11.29亿元,占14.7%;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投入5.98亿元,仅占7.8%;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7609.8万元,仅占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0.99% (如表3).

第三,区域间、城乡间教育投入不平衡.统计显示,2011年我市除亭湖区、盐都区外的各县(市)中,人均教育投入水平最高的是建湖县1229.66元,而最低的是滨海县762.97元,两者相差466.69元(见表4).同时,在区域内城乡之间人均教育投入差距明显,建湖县、东台市县城(市区)人均教育投入分别达1986.56元、2008.27元,而农村人均教育投入分别为847.4元、899.98元,两县市城乡相差分别达1139.16元、1108.29元.

由于各地教育投入重点的不同,各地各阶段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见表5).盐都区、阜宁县2011年度学前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分别达200元、145元,而射阳县、响水县、开发区均无一分钱投入;小学阶段,盐都区、亭湖区生均投入均达1500元以上,滨海县仅601元;初中阶段,射阳、滨海、开发区均不足1000元/生,远低于全市1542元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除大丰、建湖、响水等部分县(市、区)因建设新校致生均投入偏高外,其他县(市、区)的生均公用经费有的相差数倍之多,盐都和滨海均不足200元;中职阶段,东台、大丰、阜宁生均投入均达1000元以上,盐都、射阳、滨海三地均不足300元,其中射阳县生均投入103元,仅相当于大丰市的1/8.

4. 教育及相关制度设计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我国的教育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制度的缺失造成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本身的不公平,从根本上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

(1)户籍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一张小小的户口簿足以束缚住农村学生,他们的社会身份上升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代价.户籍制度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学校设置了太多障碍,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剥夺了贫困地区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最近几年尽管户籍制度有所放松,但总体来说改革尚未彻底.

(2)城乡二元分割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造就了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直接导致城乡教育等级制.该制度将农村与城市区别对待,城市是教育投入的重点,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一切公共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形成了“城市中心”的价值趋向.学校级别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严重差距.最近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学校资源向城市集中程度.

(3)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现行的高考制度在录取时采用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配的,也不是按照省区人口数量按比例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优先照顾了城市考生的利益.各地的录取分数线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学生所处的劣势地位很难改变.

(4)重点学校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建国初期设立重点学校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精英,培养精英,为国家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线,追求的是效率.近二十年来,随着航母校的崛起和兴盛,导致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被过度集中在区县重点学校,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的凋敝,人为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从现实看,已经产生了一大批薄弱学校,从长远看,将严重危及社会公平.这种为了少数人而牺牲多数人利益的做法有着劫贫济富的嫌疑,其实质是一种反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