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基础教育差异面面观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854 浏览:56169

摘 要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结构不同,从而导致学校与家庭教育各有千秋,我们需要深刻了解中美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学校教育.

关 键 词 :中美学校;教学差异;基础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5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019-04

当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评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基础教育,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真正使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毕业后,我在一所私人学校做助教.老板是美国人.全校共有来自19个不同国家与地区3岁至18岁的外籍子女,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语言.学校大部分的教师是从美国聘请,全校实行美式教育.日常工作中,我时常拿美式教育和中国教育作比较.我逐渐认识到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在管理体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效果也各有优劣.

一、培养目标

从上世纪五十年始,中国的德育目标就贯穿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精神.1978年,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使学校德育目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德育“四有”目标,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三大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中国学校德育就是要使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而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则是美国的道德追求和学校德育教育努力的方向.“道德上成熟的人”是指: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价值,相互诚实,相互平等;关心他人的幸福,关心国家,寻求社会公正,助人为乐;把个人兴趣融于社会职责之中,参加社会活动,完成社会赋予的合理的工作,自我控制,积极勤奋,文明礼貌,履行诺言;为人正直,坚持捍卫道德原则,具有道德勇气,能为大局达成和解,有责任感;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考虑行为后果,关心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力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和平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冲突,避免身体和言语的侵犯,倾听他人意见,为和平而工作.

由于社会基本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中美两国德育目标的性质也不相同.中国的德育目标具有强调集体主义思想意识的社会主义性质,而美国德育目标具有强调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尽管两国德育目标的性质和表述方式不一,但都要求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爱家、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独立的人.这一共性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的今日世界中,人类德育价值观共同的发展趋势.

二、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高学历的才子,将来有个好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生能顺境度过.因此,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学生一切“读书”以外的活动被大多数家长无情地扼杀.在家里,孩子只用在书桌前学习,其他的家务一律不许插手,更别说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家长帮助孩子打理一切,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不浪费一分一秒地读书.并且在中国,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所以父母以及老人们对孩子更是宠爱有佳.甚至在中国的学校门口常常看见的画面是:弯腰驼背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们为活蹦乱跳朝气蓬勃的孙儿孙女背书包、提手袋.光看这一点,就知道中国的家庭对子女的百般疼爱.但实际上,中国的家长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现在很多中国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做饭,离不开家.家长认为,孩子不用学会自己削苹果,只需要拿到高文凭,赚大钱,将来写苹果回报父母.我国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把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由此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远胜于美国.

而在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所以,美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独自睡觉,在幼儿园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尿湿的裤子自己换,在小学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在中学自己赚自己的零花钱,而到了大学则搬出父母的房子,自己付大学的学费和房租.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立场的,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者父母自身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所以,相对中国的孩子,或许美国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但是在生活能力远在中国学生之上.

三、教育方法

中国老师多半采用授受式教育,基本上是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授受式教育培养了学生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了一定作用.中国的老师最喜欢学生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中国,音乐美术和体育属于副课,得不到重视,常常为了让学生巩固数学,英语课而取消了这些副课.这更加让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而学生学习的知识也较为单一而深奥,使得学生牢记书本的知识,但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自理能力不强.


相比之下,美国的老师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感官去感受要学习的事物.如果说中国的老师会让学生背下“糖是甜的”这句话,那么美国的老师会让学生亲自尝尝糖是什么味道,也许学生会说有的糖是酸的,老师不但不会说学生错,反而会让学生继续探索为什么有的糖是甜的、有的是酸的.再比如,中国老师跟学生解释什么是“一半”,多半会在黑板上画个圆,然后从中间画一条线,把圆分成两半.而美国老师则会拿出饼干,用手一掰,你一半我一半.然后要学生找找还有什么可以分成一半和一半.美国的教育强调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在更多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在美国,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美术音乐和体育课,让学生充分发挥在这些方面的天赋于才能.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中国学生知识基础扎实的程度要高出美国学生一个层面,尤其是数学方面,但在创新精神上,美国的学生更胜一筹.而美国式教育容易让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太自由化,以至失去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