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与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32 浏览:107200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师数量短缺,结构失衡.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民转公或代课教师转正而来,他们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下、思想守旧、不求上进.即便如此,还由于近几年县城学校的扩充,一些较优秀的教师纷纷被选拔入城,致使一些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同时,教师结构严重失衡.以笔者所处的学区为例,全区有11所小学加两个教学点,所有教师虽有112人,但因一些学校的学生数过少,致使教师缺员很大,往往他们一人要顶几个人来用.再从他们的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仅占15%,30――40岁的只占25%,其余60%以上的都超过40岁.就知识结构看:40岁以上的教师,他们大多是民转公或代课教师转正而来,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生事物慢,仍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大搞题海战术,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而各种课改培训、业务培训、学历提高培训等在当今时代显得苍白无力,用大多教师的话说:“所谓的各种培训基本上交钱就合格”.有些老教师说:“我们也想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但新教材的课到底是个什么样,怎么上,我们拿不准.”还有些老教师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的老鼠就是好猫.”言下之意是说只要能让学生做来几道题、考出高分就是好“猫”.本镇一小学校长告诉笔者:“我们学校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是靠教师没白没黑地干,靠山里孩子刻苦能学,没别的好法子.什么素质教育,我们根本没有多想.”

此外,缺乏相应专业师资力量也是阻碍素质教育推行的另一大因素.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实施需要大量的相应的专业师资,事实上,当前农村学校大多都是些七八十年代的老教师,新补充的师资又很少,而且艺体专业的更少,许多学校数年来都没有分配一名艺体教师.以本镇中心小学为例,全校近500人,没有一个体艺专业教师,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将体艺类课程排在课表上,实质上是被语文、数学、英语课代之,学校课程就更无从谈起.这根本没有达到新课程教学要求.

(二)农村家庭教育面临“无能”与“缺位”状态.由于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大部分学生都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的表现不尽人意,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好,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且孩子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容易造成他们孤独、自卑的性格,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这些感情和交流是学校教育无法给予的.而且由于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一到寒暑检测,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我行我素,不做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无稽之谈,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


(三)部分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仍在逐渐拉大.以我所在县城的农村教育现状为例,城乡条件与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加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由于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孩子的成绩高了,就说这个老师有能力,教得好.当然,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城里的学校比起来,往往是天地之别,但农村孩子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只能就近上学,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因教育的不均衡事学生受教育的差别日益拉大.

二、农村素质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阶段.在教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也是如此,学生的学法仅仅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循环中,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应深入调查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了解新课标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使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农村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度,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引入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应着力应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学院,或者与各高校教育系等建立互助关系,提供比较可行和效率比较高的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机会.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整体提高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虽然,从去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国培计划,开设了小学所高科目的培训,我镇先后有25名教师参加了国培学习,全部“合格”,这个合格为上什么被我加上引号呢,因为全镇的大多数老师都身处在偏远的小山村,没有网络,怎么通过网络培训学习达到合格呢!为了完成国培学习,只好让有网络的中心小学同事代为学习,完成了网上培训.见于此,上级部门应加大教育投资,为偏远的农村建立校园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此外,赠送专业的相关参考书目也是可行办法之一.还可以定期安排农村教师到县城、城市优秀学校观摩优质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应当与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这需要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农村师资注入活力.农村教师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差别造成,在目前城乡差别仍然还比较悬殊的情况下,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国家的法律,运用政策导向,运用人事分配制度的调整,促进城乡交流,促进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轮流工实行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来支教制度,使农村教育具有可靠的师资保证.

(三)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由学校牵头式,建立以学校为主导,联接基层行政单位、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教育网络.学校是联络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支点,在教育网络的各种组织机构中参与领导和决策,宣传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提高素质,主动争取党政领导和各种组织机构的支持,争取各方面的配合,以此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和谐互动,形成有机整合的教育共同体.同时,建议社会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多一些关注,尽量给农民工子弟异地入学多一些方便,让儿童真正拥有本属于他们的父母的爱.

(四)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努力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新课程对于解决农村学校长期存在课程文化单一、课程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辍学率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农村学校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实施新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学区也就结合实际,开设学校课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农村小学占了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基础教育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农村小学教育,才能使农村小学走出目前的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