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大误区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34 浏览:140079

摘 要 :个别校长急功近利,把常规管理理解为管死学生,这是一大误区,十分有害.

关 键 词 :名校常规管理;身心发展规律

A Big Misunderstanding of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Routine management of some famous schools, the laws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stract: Some principal are so anxious to achieve quick success and get instant benefits that they keep their students from being lively.It’s quite wrong,and will do great harm tostudents.

Writer: Zhu Peipei from Suzhou University

最近,笔者到几所名校调研,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课间静悄悄的,就餐排队静悄悄的,偌大的食堂,一千多名学生用餐,硬是没有一点声音.校长们对其常规管理津津乐道,眉宇间透出的自豪感毫不逊色于当年统率千军万马、屡战屡胜的名将.这些校长们把学生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绝对服从,一个个鲜活、灵动生命被逼成了哑巴,应该到处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竟成了一座死城,名校之间的比拼变成了——比谁的学校队伍排得齐、比谁的学生更安静,说到底,比谁的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更严.这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吗?

把学生管死,管成听话的哑巴,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教育成本.比如管理线条简单了---管理层抓住班主任(用经济杠杆),班主任抓好动好讲话的学生(用简单、粗暴的短期奏效的强制手段);整齐寂静的队伍往往更能吸人常人的眼球,为校长们赚足面子;教师的组织教学可以少做或者不做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会变得很奏效;甚至因为学生之间缺乏交往,矛盾也少了,解决了不少安全问题.正是这些优点,让我们的名校校长们乐此不疲.

但是,这种学校教育的背后,我们失去的是什么?

学校是孩子接收知识、学会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提高生存本领的重要场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孤独,完全不是60后、70后甚至80后的人所能想象的.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与同学相处,掌握生存技能的最佳机会,这是当前中国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规律.学生正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在个性的碰撞中成熟起来.但是,这样的机会被那些60后、70后的所谓的名校校长们给生生地抹杀了.

在这些所谓的名校里,我们追求的灵动的、生生互动的课堂很难出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行其道,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尽管优质生源掩盖了这一点),在最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些学校里,有着严格的常规管理体系,他们把学生行为进行量化考核,每周一公布,每月一评比,直接与经济挂钩.如果一个班好动爱讲话的学生人数多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就倒霉了,少拿钱是小事,损失更大的是名誉.教师为荣誉而战,学生可倒大霉了,各种惩罚措施接踵而至,家长三天两头地被叫到学校来训话等.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什么?是润物无声的思想传递,是真实而生动的人际间的互动与交流.这种简单的压制学生个性的管理方法,急功近利,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损害了学生的身心.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性格阳光、眼界开阔的人才吗?

当然,笔者并无全盘否定常规管理的意思,常规管理应该说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用过分严格的常规管理来压制学生的个性,管死学生是教育的大误区.我们的校长们,尤其是名校的校长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管理,更新教育理念,牢牢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孩子放飞身心、快乐成长的摇篮,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学会与人相处、解决人际间的矛盾,不至于到大学还不会与人相处,闹出复旦投毒事件那样的悲剧.

然而,其一,精神活动毕竟不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一旦与人的感性活动分开,精神的超越就有流于虚妄的可能.而在一些观念主义者那里,这种可能果然成为现实.精神的至上论导致了精神的抽象化.其二,精神的超越固然有益于理想的文化价值秩序的形成,但如果理想的文化价值秩序维护的却是现实的社会等级秩序,那么,精神的超越就势必成为精神贵族轻视劳动者的特权和强化社会支配性关系的条件,这样,人们追求精神超越的旨趣也就完全异化了.这不能不让人们重新思考和看待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和功能,特别是在人们发现彼岸的信仰其实是此岸生活世界的问题的投射之后.于是有了对人的现实实践的新的重视,有了“实践批判”.

我们知道,当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它的极限状态时,它也在孕育着生活实践的取向.意识和理性既受制于而又超越着人的肉身及感性实践,也不能不对人的肉身及感性实践有所眷顾和回归,尤其是在它充分展开自身可能性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