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教育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23 浏览:11784

摘 要 经堂教育经历了400余年的发展,以一种私塾式的教育模式存在至今,并且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它所具有的特点和它的发展过程本身就能够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在现代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在教育改革的需求下,这样的经堂教育存在着我们不能忽视的分析价值,它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 键 词  经堂教育 私塾 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在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难得一见的私学——经堂教育,其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仍不断寻找着与公学共存的方法,而对于公学与私学并存模式的探索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正在思考的问题之一,从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与特点,以及这种教育形式的存在对于接受国民教育的回族所起到的各方面的补充、帮助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于教育改革存在着的巨大的隐性助力.本文就从阐述经堂教育的发展与特点开始,来寻找经堂教育对于教育改革的启发.

1.回族经堂教育概况

中国的经堂教育开始于明嘉靖元年,胡登洲太师在私塾模式上创立了以清真寺为基础,阿訇为中心的,由坊民捐助为经济支持的民办教育.回族重视教育,古兰经(96:1—5)中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经堂教育在400多年间,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仍然确立了它在回族文化传承中的根本地位,囊括了回族的儿童教育、妇女教育、人才教育和宗教传承,积累形成了完整的办学模式,教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堂教育又发生了新的改变,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里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

1.1 传统经堂教育

清真寺中,以阿訇为中心组织教学.于是阿訇不仅仅是教师也是“校长”.在阿訇作为主讲师的同时,一些学问较好的海里凡会兼授“小学”,成为儿童教育的教员.在传统经堂教育中,阿訇和海里凡的低位较高,因此学员的招收也要求较高,非人才不收.人们以能够进清真寺学习为荣,一些家族更是世代都做阿訇,他们对于经堂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时期经堂教育的教材,不断发展补充但主题还是围绕着教义学、认主学、教法学、经注学、圣训学、逻辑学以及天文地理学等几方面进行.经堂教学的语言在长期的音译汉化及过程形成了经堂语,这套语言系统的影响不只停留在清真寺内,对于回族语言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经堂教育的课堂设在清真寺内,上课时间由阿訇安排,一般结合每天五次的“拜功”分3次进行.阿訇的培养时间长,一般在15年到30年才传经,或者更长,也有海里凡在传经成为阿訇之后,又回到清真寺学习的.经堂教育对教育年限并没有明显的限制,审核的依据除了阿訇的评定之外,还需要坊民的肯定.

1.2 现代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虽然因为政治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但也因此在同一时期具备了两种模式.包括清真寺里的经堂教育和经学院,其中经学院为官办学校即公学.经学院的师资相对比较充足,套用国民教育的办学方式模式,基本可以说是把学校搬到了清真寺里面,这种模式的经堂教育主要集中在云南、宁夏.但更多的经堂教育,还是继承了传统式的私塾办学.

在经历了1958年到1978年,20年的劫难之后,回族的教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信仰衰弱的情况下,回族人对于阿訇的态度,对于讲堂教育的热情跟着减弱,经堂教育的经济供养缺乏就是最明显的体现.教育经费的不足,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阻力,阿訇职能的减弱,地位的降低,使得海里凡的生源水平也跟着降低.经历了1958年的阿訇断层之后,现在的阿訇年龄大多数在40岁左右,而目前因为生源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第二次断层.尽管这些阿訇的年龄较轻,但是他们面对的新时期的挑战却并没有变少.他们的职能从传统的教学、传教拓展到了协调坊民关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因为一些新的关系网的产生,譬如伊斯兰协会、网络资源、社交网络等,这些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以阿訇为中心的经堂教育跨清真寺的交流,使原本独立的以清真寺为单位的经堂教育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生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方面.在经济增长快速的现代社会,阿訇的收入却几十年如一日的没有变化,而原本热心于经堂教育的“人才”们在经济社会里追求起了经济,于是经堂教育的传承就出现了问题.目前清真寺里的海里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来自较为贫穷的山区,出于生活原因来到清真寺学习;第二种是无法适应一般的国民教育,海里凡的文化水平一般在初中水平,高中水平的不多.每个清真寺里的海里凡年龄差距很大,一般从13岁到35岁,还存在更小或者更老的,海里凡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目前经堂教育中的科目在原本13本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语文、数学、计算机这类课程.标准的阿拉伯语被引入课堂,同时普通话的普及使得传统经堂语衰退,于是对语文水平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的存在十分必要;在现在高科技的普及下,经堂教育课堂教学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更加丰富.在经堂网校里甚至开设有日语、英语这样的小语种课程,由此我们不禁猜想网校在经堂教育的科目上将会演变出无限可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于新技术的热情,使得网校的支持率十分之高.网校的教育经费充足,阿訇们也十分热诚地在网上开设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上的“典藏”图书馆开始萌芽.事实上,每个海里凡在成为阿訇时都会接受前辈的“传经”,而这些经典并不完全一样,一代一代阿訇在经典上的注释才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但在网络技术的使用下,阿訇们的授课可以被全程录音录像,这样就在更大程度上保存了这些知识的原貌;而其中最经典的会被录制成册,但却不会加密或者限制,具有完全自由的传播口径,由此那些本来不被分享的知识在网络上却汇集成了“典藏”图书馆.在目前看来,版权问题并没有引起阿訇们的注意,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经典录像教材产生,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没有版权保护所产生的纠纷,但是正因为这样也最大程度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教材趋向权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