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功教育的和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90 浏览:6757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这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处于萌芽状态,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成功的信心和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有个心理学家说过:“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教育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成功的心理,进而取得一个个成功.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吕型伟曾与教育界的一位同行半开玩笑地说:“我国目前的教育是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失败者:小学毕业,通过升学竞争,胜利的上了初中,失败者进人社会;初中毕业,胜利的上了高中,失败者进入社会;同样,高中毕业,胜利的上了大学,失败者进入社会.这样,流向国内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建设者,大都带着失败的心态,学校、家长、社会也是用看待失败者的目光去看待他们.“然而从我们的办学思想以及一切措施来说,都是围绕着升学这根指挥棒转动,也的确有许许多多人是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在家长和社会中,也的确有许多人是在这样看待他们的,这种严重情况,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信息世界》1997.5)

这确实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每一个学生摒弃失败的阴影,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也都能成功.只有具有了这种思想,才能想办法使学生的才能、才干、才智一点点地发挥出来.对优秀的学生,一般教师都会相信他们能成功;而对差生、后进生,教师要从心底里真正相信他们也有潜力,也会成功;相信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并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优点,力图使他们一步步地真正走向成功,这一点必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上.

其次,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标准,降低成功的门槛,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学生的起点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就不能用死板的、统一的标准去要求、规范他们.对他们的这点滴成功都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这部分差生、后进生就会从一点点的微小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学会达到成功的方法,从而树立起信心,积少成多,从小的成功逐步到大的成功,一步步地走向最后的成功.

再次,教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要让学生知道,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战胜许多物质的、精神的、环境的诸多方面的困难;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最后,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成功体验.以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随时随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读文摘记法:要求学生看了教材以后,能及时做摘录纪要,写出阅读的时间、内容以及自己的体会等.这是比较简单的方式,学生无论阅读水平高低都能完成,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可以抄录题目和最简单的几个句子,尽管各个层次学生阅读和摘记的效率、质量等等不尽相同,但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以后,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笔记能力.

2.辩论对阵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选定其中具有探讨意义的题目,组织不同意见者进行对阵辩论,以训练和测试每个参与者的论辩对驳能力.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说服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评估能力,经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在辩论中他们会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3.自由讨论法: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学生们自由地谈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

4.调研实践法:通过实际的社会调查研究,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用于活的实践操作,就会使许多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差异测验法:用不同的试卷去考核同一班级的不同层次学生.有的试卷重知识的消化,有的重能力的发挥,有的重实践的运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6.进步比较法: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相比较,每个阶段、每天是否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提高,在这―种比较中,学生都会有成功和提高的体会.

成功教育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都要作出不懈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学校和教育的角度来看,尚需要大家的不断探索;就学生个人成才的角度来看,也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成功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才是追求不断成功的一代.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