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校园体育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9 浏览:7305

摘 要 :体育课组织是否科学,对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中学生政治思想、心理健康及思想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教育领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革,体育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经历了多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全面了解体育教育的发展,对常规的体育教学会启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 键 词 :体育教育 发展史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 内涵 全面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校园体育教育发展历程

(一)校园体育教育发展的起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起草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明确了我国文化教育的基本性质,并指明了建设新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紧接着各级部门机关、有关领导也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50年6月19日,同志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校园体育文化开始引起了重视 .

(二)校园体育发展的挫折阶段

从196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系统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各级教育部门行政指令无法执行,教育教学活动完全无法开展,这使得建国以来十几年所建立的体育教育事业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备受摧残.在此阶段中,体育教育主要是以“民兵训练”的方式进行开展,“民兵训练”的高强度、低效率的训练的方式也违背了体育教育的初衷.使得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活动几陷于“无效”甚至“负效”状态.直至1976年粉碎“”以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陆续步入正轨,相应,体育教育事业也开始重新在科学的指导之下有序开展.

(三)校园体育教育事业的恢复与探索

从恢复高考制度到紧随其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为教育事业的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同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恢复或重订被“”破坏的校园体育工作.紧接着第二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共青团组织召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表明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体育教育的会议也是一次“”后,校园体育文化工作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实施管理等多方面的拨乱反正的会议.

1982年——1999年这一阶段,国家开始组织各项研究、会议,研究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这一时期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四)校园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化完善

2000年进入21世纪后,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素质不断提高、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加巨大的挑战.体育教育的要求由恢复和探索时期强调有效性变化为如何高效的发展体育教育事业.

二、当前校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十七大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0年为实现十七大部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如何推动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成长.健康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定义认为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就是所谓的躯体、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维一体的健康观.提高体育教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使得当前体育教育活动向内容“人文化”、形式“多元化”发展,是未来体育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如何推进校园体育教育的主体由“个业化”向“群体化”转型,在现代校园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巨大的教育不均衡的状态.体育教育作为一项惠及全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实践中应当把所有学生当做教育教学的主体.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活动,相对轻视体育、音乐、美术等“副科”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普通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没有享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解决当前校园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条途径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从业者素质.

《纲要》十七章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在除却专业体育院校之外的学校中,尤其是普通中小学里,音、体、美等“副科”的教师往往较之其他学科的教师不受重视,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提高校园体育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合理设置、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丰富人文内涵.

校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设置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在现实中的作用,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的群体性,强调社会道德属性而非个人的自由权利,是一种道德化了的人本主义,渗透出校园体育文化独特的浓厚的特色和人文精神;崇尚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宽容的情怀去接纳不同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将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核心内涵突显出来,使校园体育文化的全过程及其每个方面都体现出高雅的文化追求,始终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文明风尚.

(三)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是组织实施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监督者.体育教育由于其特殊性,量化考核的方式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很难得出相应的教育比对结果.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采取集体教学、分散指导的方式,使教学活动的受体得到全面的指导和发展.

以“淡竞技、重健身、突出个性发展”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制定和实施了公体教学整体改革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方法进行了全面改革,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三自主”,即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有效改变了学生“爱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的状况.积极探索了体育活动“俱乐部”制,使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体育教学新格局.

我国校园体育教育在新时期中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但在同时也有许多的机遇,如何借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股春风大力发展校园体育教育事业是我辈教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