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和这时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7 浏览:10907

上世纪20年代,王光美在北师大附小学习,后来又上了这里的附中.看《新世纪》的报道,得知那时她在小学学习过国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除了这些常规课程,她还学了英文和日语,甚至做饼干和缝纫活.后来在附中也是,学校有刺绣和烹饪为主的家政课,在她的记忆里,“篮球投得很准,最高兴参加的活动是代表学校去打篮球比赛.”

从报道中看得出,那时的教育很开明.英语教学是平常的事,此外,设置体育和劳作课,试图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不过这个教育是狭义的,相信能进学堂上课的孩子是小范围的.王光美有个有钱并开明的父亲.

我印象中的小学时光,除了学习就是每天清晨的升旗仪式,做饼干和缝纫是在若干年后自学的.所谓缝纫也不过是在高中住校后不得不给自己钉扣子,第一次拿起针线.感谢新中国,现在小区有钉扣子和换拉链的怎么写作,甚至熨衣服也便利,掏两元就可以熨一套西服.没有人,特别是女人为不会缝纫而难过,更别说什么刺绣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使得孩子们都能幸福地去学习,像王光美的父亲一样家长们也在殷切地盼着孩子多学习.但我总觉得那时的王光美比现在的孩子们快乐,在学习之余,拿着锄头学干活或者拿着针线学缝纫也能学到知识,懂得体谅、宽容、理解和知道1+l等于2同样重要,而且能获得一种隐隐的快乐,丰腴童年的记忆.

深圳 陈伟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