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15 浏览:131623

摘 要:本文就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教育.指出了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阐明了音乐教师的情感要求;论述了音乐教学中体现情感化方法.

关 键 词 :情感 情感化 升化 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46-01

音乐是以声音在运动中的组合来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容易伴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音乐也最容易引导感情、支配感情、表现感情.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音乐艺术形象,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每一教学环节呢?我们必须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音乐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来诱发学生情绪,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及情感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对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做较为深刻的分析研究,在教学各环节中,不论是范唱或范奏、指导学生欣赏、训练学生演唱都应从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使学生的情感溶于音乐艺术之中,受到作品思想情感诱发,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情”之目的.

一、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如果说音乐表现情感比用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那么,音乐的这种优越性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活动来.音乐能同时既表达感情内容,又表达感情的强度.如果说音乐被人称为最崇高的艺术,被唯灵论者提高到上界,认为唯有音乐才配做天上的艺术,那主要是因为“音乐是不检测任何外力,直接沁人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这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音乐和其他门类的艺术相比,特别擅长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擅长于用有组织的乐音去扣人心弦、感人肺腑.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其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也应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应把握住其自身的情感性原则,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使学生在音乐情感勃发的同时,塑造完美人格.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作为载情艺术的一种,音乐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1.音乐表现的每一种基本要素都表现一定的情感

音乐用其自身所特有的音乐语言来表现情感.音乐中旋律的起伏表现了特定的情感,一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都由旋律而产生,“旋律是音乐的灵魂”(罗曼罗兰);音乐中节奏节拍的变化,速度、力度的变化,调式、调性以及和声、曲式等体现着情感的变化并进一步把音乐情感推向.

2.音乐具有情感性特征

音乐,它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 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域、 阶层的人民 , 虽语言不通 , 却都能通过音乐 , 直接感受 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 ,“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音乐无国界”, 这些近百年来 , 己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 即 “乐与情通”.音乐是凭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组成部分.音乐的良莠、高下和发达与否,影响着国家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

二、音乐教师的情感要求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对于音乐、学生的态度是音乐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作为音乐教师――音乐教育的主要操作者.

1.热爱、理解音乐

音乐教师必须热爱音乐,并尽可能的充分理解音乐.只有以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为出发点,才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只有具备自身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当教师深深地热爱音乐、理解音乐的时候,才有可能以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并把情感纽带向学生,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师生最终的情感交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试想,一个不爱音乐、没有音乐情感的音乐教师如何让学生去爱音乐,产生音乐情感,并塑造完美人格呢?


2.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

音乐教师应将对学生的爱渗透到音乐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学生,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促成师生情感上的交流.爱心是教师的教学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爱能够唤醒学生的一些美德与高尚的情操.作为音乐教师,审美教育的施行者,更应以自己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产生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爱.音乐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的爱去理解并尊重、信赖学生,建立的教学氛围.

三、音乐教学中情感化的体现

1.情感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任何情感都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对其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它既有信号的功能,又有调节人精神活动的动力功能.音乐情感性的特征是音乐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只有经过审美主体的参与,才能把音乐的情感转化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所以,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由音乐教师采取情感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并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音乐及情感的过程,没有学生这个主体的亲身参与,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中的技巧、技能的学习过程更应充分运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始终贯穿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在音乐情感的推动下,获得音乐技能与技巧知识.

2.情感化的教学过程

“八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等是故生王慎所以感之音.”(《乐本篇》)人的情感活动创造了音乐,音乐又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方面,“情感激发音乐”,即教师应根据“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音乐教育规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音乐激发情感”,即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音乐中的情感,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情感产生共鸣,做到心灵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陶冶情操,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情感化的教学过程中,在丰富的音乐情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种综合能力的发展,正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发展,而这种综合素质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人音乐素质的提高.情感与音乐教学两方面相互影响、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