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7 浏览:19127

摘 要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正逐渐被许多学者关注.本文在近十年体育生存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生存教育目标及生存教育模式.通过体育生存模式教育,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意识,使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生存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运动技能与生存技能,主动参与竞争,胜不骄,败不馁,融入集体,沟通协作,培养组织能力,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从身心两方面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怎么写作.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 ;生存教育 ;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128―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物质条件的日益完备及现代化,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做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明天》主题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leaning to be (学会生存)就成为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1].生存教育存在于学生教育的各个年龄阶段,存在于各个学科,生存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体现得最直接,内容最丰富,能较全面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存教育引入体育教育的时间比较晚,在教育改革中,高校体育教育最先进行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2000年前后引入了野外生存教学与训练,近十几年高校才有了体育生存教育教学研究.生存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很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认为生存教育能够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更好地接轨.目前我国高校生存教育在体育层面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少实验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生存教学模式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二、生存教育的内涵

生存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也解释为“活着,生存”[2].在人们的应用中还可以引申为生存外延之意,即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存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生存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学会在独自的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突发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环境下生存,学会在困境中生存的一种特殊教育[3].面对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衍变,随着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生存能力有三个具体表现:体能是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适应环境的身体,生存是无从谈起的.技能是生存的保障.就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来看,没有技能,人类甚至会在大自然的挑战中无法生存下来.智能是生存的前提.人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是社会的人,必须组成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就要社会化,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4].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应在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中,通过各项体育技能传授、竞技比赛,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能,掌握1~2门锻炼身体的运动技术与方法.在技能学习及竞赛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集体团队意识,学会沟通协作,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健康健全的人.

三、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就是在学校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过程.其生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意识的培养;二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三是优良品质的培养.

1.生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有关生活问题总的看法及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一个人的生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沟通与合作能力教育,集体观念教育,教育学生对未来生存和发展树立信心.

2.生存能力培养

生存能力就是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总称.它包括个人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要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沟通和合作能力,保存生命的技能方面下工夫,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做支撑.高校体育课及课内外多种体育比赛、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游泳、武术、防身术、体育保健等都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最好的方法[5].

3.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

个性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并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项目的身体练习、各种竞赛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勇敢顽强、机智果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遵守纪律、集体观念等优良个性品质,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目标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目标是进行体育生存教育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体育生存教育目标,体育生存教育内容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生存教育目标如下表:

五、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模式构建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存在于高校的体育课内、课外体育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中.过去高校体育只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现在高校体育注重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其实过去和现在的高校体育教育都进行了生存教育,只是没有把生存教育显性化,没有把生存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选项分班上课为主,个别高校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结合课外体育比赛、社团活动构成.我们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细化和突出生存教育,把大学生的生存技术、生存能力、生存价值观、生存学习方法等融入到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课外体育竞赛中、社团活动中及自己所需学习的运动项目中.该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的人、财、物优势,开拓生存教育的活动场所及内容,创新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整体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大学生体育生存教育模式如下图:

六、结论

高校体育中的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是实现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最好途径.通过构建大学生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生存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生存训练的学习热情及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生存意识、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学生 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从身心两方面作好准备,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怎么写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

[2]中国社科院编写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黄国秋.生存教育、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J].白城师专学报,2002(03).

[4]陈宝珠. 论体育教育与生存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09).

[5]李维希.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