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02 浏览:20707

[摘 要 ]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包括:建立工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落实经费与基地,建立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的基础载体;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组织创业模拟培训,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加强创业项目的申报与运营管理,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促进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研究与激励考核引领,优化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

[关 键 词 ] 高职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7504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点到面、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各高职院校通过丰富和搭建创业教育载体和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但在载体建设中也出现了主次不清、顺序颠倒、重复建设等现象.为进一步发挥创业教育对高职教育教学与就业工作的提升效应、促进效应、倍增效应和溢出效应,积极构建“层次合理、运行有效、特色鲜明”的高职创业教育工作体系①,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创业教育的载体与平台进行梳理、创新、优化和再造.

一、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的基础载体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载体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构、制度政策、创业教育经费与创业实践场地等基础性软硬件条件.

1. 建立工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包括工作机构和政策制度.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彰显时代特色、需要长期坚持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工程,学校要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教务、学工、科研、设备、财务、团委、就业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各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创业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成立创业创新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业咨询、创业基金管理以及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入住项目的审批,并在各二级院(系)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工作奖励制度》《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评审制度》等配套系列文件制度.创新管理,探索运用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等手段方法,加强创业教育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


2. 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跨院系、跨专业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制订创业工作人员培训规划,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培训,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SYB创业培训讲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等证书.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为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创新创业实践.

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

[收稿日期] 2013-06-27;[修回日期] 2013-11-06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立项课题“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构建与管理创新”(2011JSJG330);淮安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淮安市高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与区域流向研究”(HAS2012072)

[作者简介] 马林(1966-),男,安徽萧县人,硕士,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赵炳起(1961-),男,江苏泗洪人,硕士,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工程,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青年创业英才、创业成功的校友、风险投资家、专家学者等联合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水平.同时,通过校、行、企之间的人员交流,给教师提供实习实践的工作机会,以及用于案例研究的公司项目来促进教师的持续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 落实经费与基地

创业实践基地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和创业实战演练提供了强大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创业园等校内资源以及校外社会资源,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开设一批使有志创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实践项目,促进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训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加大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单独列支创业教育工作年度预算资金,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和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用于扶持重点创业项目.免费配备网络、等相应的公共怎么写作设施或设备,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拓展创业网的公共信息怎么写作平台功能,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培训、成功创业案例等信息.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以及学院工程研发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帮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遵循校企共建原则,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结合教学、创业和专业实训的创业实践基地.

二、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要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应根据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为具有不同需求及发展潜力的学生搭建不同类别的立体化载体和平台.

1.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环节和主渠道[1].高职院校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明确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对所有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置于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设立KAB、SYB、GYB等创业课程培训班,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商务礼仪、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 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或创业学院,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专门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有力教学保障.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引入互动教学、情景仿真、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体系与就创业信息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

2.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竞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创业相关大赛包括省市级以上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技创业大赛等.高职院校要制定大学生参加大赛的管理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系列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教学,以教学带竞赛,使大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通过竞赛遴选创业项目,并给予重点扶持;让大学生在竞赛中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增进社会交往,为学生今后真正投身创业实践积累宝贵经验.

合理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教学活动,使创业大赛惠及到每一位学生.课程教学围绕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团队项目研讨、撰写《创业计划书》为主题展开,课程考核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创业团队成员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创业项目的陈述和答辩;二是创业团队递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通过这种教学安排,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创业竞赛,在此基础上,推荐参加院(系)、学校、市、省、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3.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

专业技能大赛是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各级大赛都要经过层层选拔,大赛惠及的不仅仅是少数参赛的学生、教师,大赛同时为更多的学生、教师展示和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舞台.高职院校要倾心为学生打造各种展示技能技艺的平台,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武和技能大赛.

积极探索创新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以技能大赛为舞台,突出职业技能导向,全面展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学院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积极开展各种人文知识竞赛、艺术汇演、创意作品展示、体育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身技艺的舞台,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社会交往沟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等.对参加大赛的同学,从课程、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4. 组织创业模拟培训

自行或委托开发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真实再现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通过模拟大学生创业较为集中的初创型企业的经营环境,为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并富有实战效果的学习和训练的平台,为日后真实创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创业实训系统可设计为创业前期准备、创业能力塑造、创立我的企业、经营我的企业等板块.系统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体现了“自主学习”和“体验式”的教学设计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业需要而针对性学习和训练的平台,使学生可以把原有所学的各种创业相关知识渗透到创业实训环节,成为继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教学模式.

5. 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创新是创业的源头,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和各省将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做好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落实.健全组织机构,制订配套政策,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加强研讨交流和成果展示.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规范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加大院级、系级创新计划项目支持力度,使得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次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为加强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效性,使创新训练计划惠及更多的学生,扩大影响面,各专业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项目化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建设和开放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支持高职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加强创业项目的申报与运营管理

组织力量加强创业项目的搜集与研究,采取学校开发、社会资助、申盟、征集推荐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学科专业背景相互映衬的优质创业项目库,为大学生参与高层次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在遴选入住创业基地的项目时,注重项目负责人专业背景与项目的契合度,着力提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将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以及各类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作品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使得大学生的创业不仅是基础销售型,而更多的是产品开发型和技术怎么写作型等高质量创业类型.

规范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申请入驻创业基地的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由创业者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初审同意后向创业指导中心申报,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创业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入驻项目的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审核,择优确定入驻项目.实行创业项目业绩季度统计、年度评估制度,对入驻企业进行考核,满期限的企业或经营不佳的企业,按要求离开校创业园地.

搭建“一站式”综合怎么写作平台,落实全程递进的创业扶持.协助入驻创业项目(企业)免费使用学院各级研究实验室(平台)从事研发活动,为创业项目提供法律、会计、专利、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等一站式咨询怎么写作,帮助创业大学生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贷款及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政府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对创业基地学生,通过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外出学习参观、免费开设创业技能专题培训,提升创业大学生综合能力. 三、优化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是引领、优化、整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平台,高端载体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促进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结合,促进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

1. 促进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创业教育,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有促进、强化的作用.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专业教育,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要渗透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与专业教育要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包括教育理念的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课程体系的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考核方案的融合等.专业课程教学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各高职院校要立足专业教育实际,探索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新途径,鼓励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激发创业灵感,在专业知识背景下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

2. 促进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积淀,是学校学风、教风、校风、作风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广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当今时代,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才能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更加深远而卓著的影响.各高职院校要广泛开展关于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和讨论,引导广大师生共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理念;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渗透尊重科学、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2].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重点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创业社团等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建设KAB创业俱乐部、淘宝协会、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创业社团,做好创业社团的支持怎么写作工作,对社团活动给予支持,扩大社团的影响,发挥创业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一线怎么写作作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民营企业家和成功创业的校友,围绕创业教育的重要热点课题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结合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举办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3. 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

做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要积极构建政府、高职院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与怎么写作体系,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依托社会、面向社会、怎么写作社会.目前,全社会已形成了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氛围,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孵化基地不断建立,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兼备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内外优势.

整合校内资源.高职院校要统筹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怎么写作工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各种科研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充分调动发挥二级院(系)参与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完善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责任的机制;促进师生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学生创业项目.

整合政府资源.积极宣传各级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安排专门人员指导帮助大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与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等,拓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各级创业园、创业实习基地等项目申报,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投入.

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吸引企业在校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和创业竞赛奖励基金;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合专业特点、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推荐和创业咨询怎么写作;开辟社会经济组织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渠道,帮扶毕业生创业等.

4. 研究与激励考核引领

秉持“创业教育要发展,研究开发要先行”的理念[3],发挥研究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成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特别是创业教育具体经验的设计研究,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整合相关专业和创业中心等专业研究队伍,集中攻关,切实推进创业教育研究和创业课程开发,推出适合学院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研究系列成果.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发表研究论文.

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建立创业数据库,把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制定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创业教育教学以及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制度,探索出台弹性学习制度和替代学分制度,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训练的教学制度及大学生先进评比激励办法等,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管理考核机制.

注释:

① 朱卫国同志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