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迈入精细阶段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01 浏览:14894

重建设轻应用的误区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鲁昕在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突出存在四大难题亟待解决:一是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二是农村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薄弱,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低.三是优质实用的教学资源不足.四是有些地方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系统间互联互通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将尽快出台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今后将更加注重“实用”,以“应用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

其实,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岂是仅仅存在于职业教育中.无论是基教还是高教,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做法.硬件建设只能作为基础,不是本质,不是目的,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没有提生机比等硬件指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要会用、用好,防止出现硬件导向,建而不用.由于缺乏深入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说硬件不重要,而是强调必须把主要精力从单纯的硬件建设转移到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上来,切实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检验成败的核心指标.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应用驱动”呢,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从心里真正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呢?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才会把“被要求”变成“真需要”,教学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突破瓶颈的良策

“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性问题是应用水平不高,必须时刻把握“应用驱动”这一行动准则,才能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地区专家吴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应用驱动是解决教育和技术两张皮问题的唯一办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与技术明显脱节,教育行业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技术行业研发的成果不合用,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坚持应用驱动,技术与教育未能实现深度融合.一方面,硬件设施的超前配备问题在部分发达地区学校普遍存在,以至于计算机成为游戏机,校园网数据流量一大半被高清电影和BT下载所占据,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另一方面,实际可用、有用的资源和系统十分匮乏,宝贵的硬件基础设施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师急需的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水平资源库和备课系统、协同教研系统等应用支持系统十分匮乏,而大量华而不实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大行其道.因此,重视应用驱动,着力解决教育和技术两张皮的问题,是后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而且,应用驱动是发挥教育信息化功能效益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支撑性地位,教育信息化的功能效益最终要靠教育本身问题的解决效果来衡量.因此,脱离教育自身需求,围绕教育信息化而谈教育信息化是没有意义的,衡量教育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唯一标准,就是教育信息化在多大程度上助力解决了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需要借助远程教育网络等多种途径,将优质资源实现远程异地共享,才能逐步解决;而在职业教育领域,仿真实训软件的应用则是帮助部分条件有限的职校解决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广泛开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可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跳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充分考虑应用驱动,从整体上分析和梳理教育领域急需信息化支持解决的重点问题,才能使教育信息化自身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应用驱动是保障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唯一手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硬件基础建设到资源建设的过程,目前已经逐步转向以应用建设为重点.在上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一大批骨干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也初具规模,可以说,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走过了起步时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了逐步重视实际应用的“精细化”发展阶段,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的典型例子是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视.2004年,教育部开始颁布和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逐步开展面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毕竟教育信息化要靠“人”来实施,“人”的应用能力是决定教育信息化实施绩效的关键要素,如果“人”的应用能力不够,即使计算机再好,电子白板再多,校园网再快也毫无意义.

表达心灵世界的工具

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实现了感官与脑功能的延伸.使教师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今天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整合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可以构建新的学习生活方式.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构建新的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谈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时说:“七八年前,我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教学与融合,实现了现实的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现在深深地认识到网络平台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成长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这种教学思想让我们自己也成为了学习者并获得快乐.我们可以把一些主题放在网络上组织学生来讨论,在组织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老师问,学生解决问题的单一的局面,而且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广泛的互动,比如说老师出了这样的问题,有将近400个学生参与.一个老师教两个班的学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记录了他的学习的途径,记录了学习的经历.经过实验以后,我们得到的收获是这两个班的学生在两年时间里,提供的论题总数85个,这里面不仅是老师给出题,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自己出题,主题的总数达到了将近2600个.这个跟传统的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平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更开阔的思路,更开阔的视野,创造更有的学习氛围,学习的投入度非常高,学生间的交流使相互的学习成为可能.”

语文老师曾经出过这样的题目:和一位老人偶遇,这位老人可以是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人物.请学生设计一次和他的偶然相遇,要求习作不少于1500字.整个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将题目和导语上传到论坛,完成作文,然后做读书笔记,完成作文,再进行自由评论.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接近1万5千字,前后学习怎么也要花16小时,这是我高中以来最用心做的一件事情.“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另一学生写下了这样深刻的感言,“我很想说这次的协作过程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一位陌生人,那是一段历史,是一段已经有些老旧和残旧的回忆,那是一声叹息,是一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包含无奈的苦笑.实实在在触及了他心灵深处.”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唤醒青少年的自觉意识.

写在最后

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应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时候信息技术主要作用是延伸人的感官.现在则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它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表达工具.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要害.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心摸索,潜心研究,不断总结,精彩的应用将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