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首先是具有包容性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676 浏览:131519

作者毕业于中国名校,在国内一家大型报社从事多年教育新闻工作后,前往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又在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供职.他密切体验了中英两国的教育,又以一个新闻人的超出和高屋建瓴眼光来比较他们的异同,提出

这些年在国内外摸爬滚打,去过很多地方,到过不少国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对一些问题看得愈来愈淡了,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却始终不能释怀.

我当年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走进北京景山学校大门的.对我这样一个刚刚从位于偏远农村的县城中学来到北京的学生,景山学校这样的全国重点中学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如雷贯耳.印象很深的是高三开学第一天的数学摸底考试,我的成绩很好.教数学的孙振幅老师是一个戴着度数很深的黑边眼镜、颇有学者风度的老教师,他还不认识我,就问我原来在什么地方读书,我说在一个县城中学.孙老师当众表扬了我,说看看人家一个县城中学来的能有这么好的成绩,你们大家就更应该努力了.这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感到景山学校这样的全国重点中学是可以接纳我的.我现在想,成功的教育的一个特点应该是它的包容性,包容不同背景的人,包容不同个性的人,包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


以后我到英国留学,亲身感受了西方的教育,也刻意去了解了西方的教育状况,并对中西方教育进行比教,感到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我所理解的教育的包容性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个体的尊重上.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但并不能要求或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自己的课,更不能期望所有的学生门门功课都优秀,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考上清华、北大.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人才.由于天生的禀赋与后天的兴趣不同,每个人对同样的事物会做出不同的反映.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在学校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走上社会后表现出色,而有些在学校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却表现平平.这其实并不奇怪,排除机遇方面的因素,原因是前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后者可能一生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和爱好,也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对每个学生都要客观公正去对待,不要轻易去否定一个所谓的“差生”.当然,在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下,要想逃出一张试卷定终身、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的“人才标准件”培养模式还很难.但是应该尝试建立多元的培养机制,采取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方式,给国内的许多“非标准件”提供个性和自由发展的可能.

教育的包容性也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上.老师比学生年长,知识肯定要比学生丰富得多,但也应该看到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我在伦敦大学读书的时候,所有的老师上课都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平等地和学生进行讨论,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老师从来没有说过学生错了.我当时选修了一门叫“中国现代经济研究”的课程,老师是一位在英国国内很著名的研究中国农业问题的教授,那时58岁.我有好几次因故未去上他的课,有一天他在校园里碰到我,对我说:“徐,你是中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比我多,你根本用不着经常上我的课,应该把时间花在别的课程上.”我怕他误解,连忙解释是因为晚上看书睡得太晚,早上没有按时起床.以后在课堂上,他还经常和我讨论有关中国的问题,甚至是向我请教,那种平等交流的态度很让人感动.毕业考试他仍然给了我很高的分数.这位教授并未因为学生没有上他的课而刁难学生,表现出的是宽容和理解.在国外的学习让我收获了一种胸怀,一种视野.

教育的包容性还表现在肯定每个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平凡生活.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老师在讲到过去教过的学生时,提到某某人当了什么官,某某人成了什么专家,某某人经商成了大款.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人的成功,但成功的标准决不是以官位的大小或者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其实大多数学生走出校园之后,过的是一种很平凡的生活,但你并不能说他们不成功.对家庭,他们或许是好儿子好女儿,对父母尽着一份孝道;对妻子丈夫,他们或许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对儿女尽职尽责;对社会和国家,他们在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这其实也是一种成功,虽然没有多么辉煌的业绩,但他们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发出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汇聚成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在具有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最终获得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这种力量比一时获得的知识更能决定人的一生.

编/王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