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者杨东平口述:中国教育五大败笔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069 浏览:108137

“西方在二十世纪以后,教育改革最基本的目标是把升学教育、学科中心教育改为生活本位的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意味着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培养公民的能力和道德、培养作为社会职业人的能力――这些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现在,中国学校教育缺失的东西非常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类似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所有的东西进不来.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小孩子就可以有很多自己处理的时间:休息的时间、想象的时间、游戏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孩的空间就能完全打开了.”

败笔1:孩子没有玩乐和休息的时间,被迫经历噩梦一样的课外学习,去拿更多的证书.

[释析] 我国一直实行精英教育模式,建立了重点中小学校的制度,在大多数淘汰的失败者中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当时基础教育的功能就这么界定.本来对青少年教育包括三方面――是锻炼健康的身体,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三是学习专业技能或者职业技能.现在,在择校教育模式的引导之下,大家都认为分数和升学率最重要,所以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就是高考状元,而最近网上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是:高考状元的职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远远低于社会的期望.

大家是否想过,高考考上大学根本不是人生的重点,一个人25岁拿了博士学位,或者27岁成为美国一个大学的教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40岁的时候是否做出了成就.人生不是一场冲刺的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败笔2:中国小孩学习时间最长,学习程度最深.为什么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并不能产生最优秀的人才

[释析] 其实,因为过早的定向教育,过度的早期教育,透支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马拉松运动员,首先是身体健康,其次要有意志力、耐力,还要有对全局的筹划能力,有战略和策略来安排自己的体力,所以跑得快对一个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来说,不算什么,他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在人生这场赛跑中,学习成绩不算什么,态度、情感、意志,品格这些东西,才更为重要,这些都很难被一个天才儿童机构或一个重点学校培训出来.

败笔3:现在幼教和早教花样百出.

[释析] 如果你想明白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争分夺秒,前两圈谁快一点慢一点有意义么根本没有意义,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往往都不是最终的优胜者.

我另外希望家长们明白一条――小学择校根本无所谓.对小学生而言,最重要是家庭教育.国外明确一点,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家长,美国学校规定小学两点半放学,家长必须把孩子接走.这就给家庭教育留出了时间.学校只能给所有的孩子提供同样的教育而每个孩子是各不相同的,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只有家长才可以提供,这就把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在第一位了.

在国外非常重视亲子阅读,有专门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而编写的各类亲子读物,提供给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方面通过阅读增进亲子感情,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去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品行等.而在中国,家长为小孩进一个好学校而不惜花财力和人力,同时也认为把小孩送进学校,任务完成了,自己可以打,看电视剧了,放弃了家长的教育责任.

败笔4:现在小孩往往变成塑料儿童,喜欢在虚拟世界当中存活,在网络和电脑游戏中获得快乐.

[释析] 在现代社会,孩子能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非常重要.现在小孩往往变成塑料儿童,喜欢在虚拟世界当中存活,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体会在自然生活当中获得的快乐,在野外观察动物和昆虫植物,对生命有所认识.

另外,从学习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培养孩子阅读、看书的兴趣,小孩爱阅读,就建立了学习的取向,这点比较让人放心.其次要衡量小孩是否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是看他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为什么说不宜过早给小孩定向,就是不让家长的教育选择掩盖了小孩本身的兴趣选择,而是创造各种条件,看小孩在初一到高二的年龄阶段,自发地对什么有兴趣,比如他喜欢历史就会主动找历史书看.

败笔5:很多人研究生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

[释析] 教育的过程就是每个人自我发现的过程.教育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一类人.我现在评价一个中学生完全不看成绩,考不上清华北大这都不重要,关键就是有没有你真正的梦想,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愿意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追求这种东西.

举例说我一个老同学的女儿,上了一个不务正业的大专,学经济管理,而她业余时间喜欢篮球.我同学很郁闷,觉得一个女生迷篮球,没有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而这个女孩子,因为喜欢篮球所以做了一个篮球网站,非常红火,毕业后她就被体育媒体录用,得到良好的薪水回报.这样的故事是否能让我们意识到,人只要做喜欢的事情,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能成为有价值的人.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更好地达到自我实现.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4年级的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微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作者高钢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本组文章摘自《新周刊》2009年第12期,除未做特别说明,作者均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