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思想教育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67 浏览:13042

摘 要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品德 美德

一、语文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所有的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语文上基础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语文和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不同,它反映着政治倾向和感彩,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总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情感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仅学会了知识技能,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也发生变化.字词教学中,学生可以从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情深,从而在写字过程中深化这种情感;古诗文的教学则更直接地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学生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夏洛蒂向驰塞写信赐教的过程,再让学生朗读夏洛蒂三姐妹奋斗的经过,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要在逆境中奋斗,这样才会成功的道理.

三、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它是入“道”之门.要找准“悟点”,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领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如:在讲授《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这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表演攥着面包纸的动作,理解“攥”的含义,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湖水会怎么样?通过诱导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着学生到野外捡垃圾,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再如:讲授《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理解实验成功的关键原因——小女孩不检测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句话时,我让学生先联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着提问:“从‘先’字,你体会出什么?”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从先字,我体会出小女孩在危险时刻,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位学生发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心里多想着别人.”然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心里想着别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其中有几名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为他人着想而感到惭愧,并表示今后要向小女孩学习,做到“心中有他人”.

四、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诚实的孩子》、《幸福是什么》、《三个儿子》等,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讲述了列宁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开始不敢承认错误,欺骗姑妈,后来回家以后,主动写信认错的事.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懂得了犯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如今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宠爱下,不仅不知道孝敬父母,反而把父母当成呼来唤去的“佣人”,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有关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三个儿子》一文中,通过写三个儿子在看到各自的母亲艰难地提水,只有一个儿子跑上去接过水桶帮助母亲提水的事,赞扬了第三个儿子孝敬父母、体贴父母的美好品德,启发学生从小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联系生活,严导日常行为

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及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都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材中我们不但要用道德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导行.导行是讲和思的继续,必须适度,要求不宜太高,太高了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过低又不能激发道德实践的愿望.应略高于原有品德基础,使之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导行可以一课一导,,但要形式多样,有时空跨度,并及时评价.它贯穿于队、体育活动、课堂内外等等.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要引导学生用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上千姿百态的现象,明辨是非,以此增强抗腐能力,使思想教育渗透卓有成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平固店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