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7 浏览:9606

韦钰院士说:“在科学能力的建设中,最基础、最具战略性的任务是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是5-18岁青少年的科学教育.” 当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越发显得重要.小学教育必须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在科学课中,也不能只依靠科技活动,还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形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合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含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阐明了小学科学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科学教育的重任.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其中又含有大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科学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和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现代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情感,并初步领悟什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什么是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精神.

一、 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因素

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花,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对事实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的科学内涵,利用科学教育素材,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适时渗透,相机融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忱,小语教材的编者们可谓匠心独运,他们精选了许多篇目,勾画出科学灿烂广阔的远景,读起来兴趣盎然,令人回味.如《变色龙》一课详细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变色的.学生读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对变色龙充满强烈的探索呢?再如《梦圆飞天》一课中杨利伟带着12亿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于2003年10月15日飞向蓝天,那情景是怎样的壮观,那场面是何等的激动!中国人又一次攀登了科技的高峰,成为了能探索外太空奥秘俱乐部的成员,我们怎能不感慨万分,怎能不兴奋、自豪?我们的思绪怎能不随着杨利伟而遨游宇宙?还有《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生命科学高端技术的知识短文.课文介绍了什么是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了克隆技术是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指出了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怎能不对克隆产生无限的遐想呢?

在小语教材中还有涉及许多科学家的文章,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天火之谜》一课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等必须根绝一切犹豫,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世.”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进入科学的殿堂.科学家最容易被人误解,他们必须顶住时代和命运的嘲弄,坚定勇敢地往前走.正是这样,富兰克林才顶着人们的冷嘲热讽,用“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科学家们正是用他们强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挑战精神点燃了追逐真理的火炬.这些精神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课文,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浓郁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底蕴,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说科学教育因素在小学语文中的内容是丰富的,内涵是深刻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因素,在课堂上有机地进行科学教育.

二、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一旦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那他们学科学、用科学就会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很好地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录像能将学生的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笔者收集了许多火星的照片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火星地表的特征,尤其是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干涸的河床”,学生兴奋不已.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另一种猜测,课堂上本人用课件演示火山喷发的画面,让学生随着画面理解矿物中水的两种分离方法: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在空中,一部分变成雨落下,形成湖泊和海洋.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探求火星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

虽然语文课不像科学课那样直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功能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固有特点,她犹如一缕春风,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素养.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了解文中的科学知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文章条理清晰地先介绍了小燕子、青蛙、小蜜蜂分别是怎么过冬的.通过研讨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包含着自然科学知识,不同的动物会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式过冬.这三种动物分别是候鸟、两栖动物和昆虫的代表,他们的过冬方式代表了这一类动物的过冬方式.这些自然科学知识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而是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问一问学生:你们知道大雁、蛇、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吗,他们的过冬方式与课文中哪一种动物是相似的?这样学生就会对动物过冬的三种方式:迁徙、冬眠、储备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文中的科学方法.《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经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通过细读教材,我们发现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方法很多:去观察、去寻找、去思考、去描绘、去倾听等

3. 感悟人物的科学精神.《夜晚的实验》生动记录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了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斯帕拉捷没有灰心,而是静心思考,不断探索,反复进行实验,最终取得成功.他身上的那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还有《诺贝尔》记叙了他在发明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他身上的那种不向困难低头、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吗?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感悟这些人物身上的科学精神,使它们铭记在学生心中.

四、 向课外延伸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当学生的科学兴趣被激发起来时,短短的40分钟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适时地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探求科学知识.

1. 延伸阅读.如学生在学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后意犹未尽,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恐龙的灭绝是否和陨石撞击地球有关?水是生命之源,火星上有水,应该有生命.是曾经有过,还是未曾孕育?茫茫的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等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关注,去收集资料,去阅读相关的文章,并适时展开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这样做,不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而且巧妙地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增添了学习的乐趣,而且通过多种角度的提问、分析,引导学生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严密性.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受学生喜爱,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2. 科学小实验.如学生学了《金蝉脱壳》一课后,有学生提出蝉为什么会叫,是靠什么器官发出声音的?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捕捉几只蝉来做一做小实验,并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一番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丹阳市马相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