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81 浏览:93959

摘 要: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迷失,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最终只会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教育本质;全面发展;创新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各项课内外学习任务,而爱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意志的教育、美的教育、健康的教育等均不同程度地“缺课”,这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迷失,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对分数的狂热追求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教育,最终只会给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这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改革的深思.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健康人格

目前的教育体制,忽视了人的情感和理想的追求,把人格培养排挤在教育的边缘.学生在父母、教师的精心呵护下,在家不愿承家务,不愿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在校缺乏集体荣誉感,课堂上无心听讲,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社会上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公德,对人性漠视,甚至对自己的生命也不负责任.经常报道的青少年杀人案件正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缺少一颗感恩的心,缺乏起码的道德、法律底线和责任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教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标准:“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抗挫能力强的还是脆弱不堪的.”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别让这些智慧的头脑做“废品”,更别做“危险品”.

二、尊重教育规律,呵护全面发展

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小学生学习奥数教程,这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行为.在幼儿、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件事情应该是玩耍.科学证明,在玩耍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可以学会做人、做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一个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即使在校成绩不够优异,但走出校门后,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能很快适应新环境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考了多少分,而在于学生是否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幼年时期的玩耍就是其了解世界、走向全面发展的第一步.

三、更新教育理念,发展创新能力

和我们的学生相比,美国的学生高高兴兴去上学,主要是因为课程很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音乐、美术、舞蹈课占很大比例,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当然,也有算术和语文.美国的教育理念重视的是学生是否快乐地长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中很重视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而算术课,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所学知识本身.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完成了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复制,却失去了每个人应有的不同――创造力.与众不同才是创造的根源,才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创新就是前人不曾有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异想天开”,而让学生戴绿领巾、穿红蓝校服、“差生”坐单桌、宴请“尖子生”等有色教育人为地把学生分成红黄蓝,优中差,把学生贴上标签,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四、摒弃功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2010年国庆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绕月卫星,记者采访航天负责人时问:“卫星上天了,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水平,能否说明这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呢?”负责人回答道:“不能说明我国航天技术领先世界,因为这一技术是动态的,它随时都在变化发展;也不能把卫星上天说成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因为把卫星发射出去不是关键,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教育学生,不也正是如此吗?让学生成才,考上优秀大学,这仅能说明教育成功了一半,只有在学生走出校门后能立足于社会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哪怕学生将来只是一个打工者,如果仍然有美好的愿望,仍然能在打工之余过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教育的成功,也就是航天负责人说的“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要努力挣脱“应试教育”阴影下的教育模式束缚,因为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志是让学生“回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