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观念与心境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26 浏览:67351

摘 要 :观念支配行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它的观念基础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那些缩手缩脚的教学,什么也举不起来,什么也放不下,所以我们说,能否信任学生,是能否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一个分水岭.包括学生在内,别人能否被信任,这是一个对于人性的判断.我们实践或拒绝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是人性的差异,是学生观的不同.

关 键 词 :教育观念 教育心境

观念支配行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它的观念基础在于对学生的信任.那些缩手缩脚的教学,什么也举不起来,什么也放不下,所以我们说,能否信任学生,是能否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一个分水岭.包括学生在内,别人能否被信任,这是一个对于人性的判断.我们实践或拒绝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是人性的差异,是学生观的不同.


一、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发明人或许是老师,但他表明的教师严于律己的职业品格.然而,如果要把这话当做衡量教师标准,那就麻烦了,教师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在一些学校,只要提起以人为本,就把他等同于以学生为本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在学校,教师同样是本,他们是固本之本,是重要的力量之源,所以,强调以人为本,不该忽略老师.教为学怎么写作,教师为学生怎么写作.

二、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有没能找到进步渠道的学生

我确信,求学是人的天性,一片全新的心境,平和的看待学生,客观的看待自己,心境因观念而改变,确信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有没能找到进步渠道的学生,确信求学时人的i,教师要活出新的境界,他的心境会随之平和.

一是要平和的看待厌学等现象.厌学和乐学,是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厌学,因乐学的因子受到压抑而产生,乐学,是学习者处于乐观状态,厌学.是学习者处于悲观状态.悲观与乐观同在,厌学与乐学同在,关键是二者当中谁占上风.我们所看到的厌学和乐学,只不过是在二者彼此力量消长中出现的表现.

二是要客观的对待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仅仅凭借教师的力量,不可能改变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我们不该期待无所不能,因为,人的成长,最根本的不是来自外在的推动.但这并不代表教师无所作为.教师,应该着力于学生内在生命力量的激活与催化,着力于帮助学生找到进取得渠道.

确信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有没能找到进步渠道的学生,因为,这个判断确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人盯人,之所以是最低级的管理,是因为它夸大了被管理者内心深处的消极因素,它是以对抗试的思想方式想问题,找办法.有效管理思想,着力于激发人的积极因素,那是因为,它确定人性向上.

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首先要父母进行自身教育,只有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先做真正意义上的好父母,才能做好孩子的朋友.试想一下,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总想着、表现着占别人一点小便宜的家长如何能教育出一个正直、勇敢的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能够教给他判断、辨别和区分各种是非曲直标准的父母.好父母不能缺位于孩子的成长,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要重视教育孩子的职责,真正对孩子起到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孩子的真正的好朋友.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这拉大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孩子觉得父母不会理解自己,和父母做不了朋友.为了改变这种印象,父母要随时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要全面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要用心体会孩子眼中的一切,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父母要想和孩子做朋友,尤其要重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父母要做到真诚地和孩子沟通,多和孩子接触,增加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

我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于是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上课不集中精力,成绩下降呢?孩子说每天下课别人有人接,他没人接;课后的作业不会,妈妈的病又花很多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等.这些老是困扰他,他自己也控制不了.这时,我和他说困难是暂时的,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回到家,只有一二年级的孩子才会缠着爸妈送上学的,我们可以问老师呀,老师是很喜欢他的呀,很乐意帮助他;看病的钱有很多可以报销,妈妈的病有了很大的起色.并鼓励他要和妈妈一样和困难做斗争,并约定争取在妈妈回来时给妈妈一个100分的大大的惊喜.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心里突然豁然开朗,浑身好像重新充满力量,并认真和我拉钩约定一定会努力.之后,随着妈妈病情的好转,他的学习更加出色了.

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多夸夸孩子,你真棒,太好了等等,孩子们就会自我满足,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赏识教育是源于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爱,造就教育者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孩子、学生与父母、教师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尽可能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赏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自尊就会逐渐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