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领导力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2 浏览:7594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领导力通常外在体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提高教育领导力的策略包括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形成一定的智慧权威;加强道德修养,做社会道德发展主流的表率;学习积极沟通策略,等等.

关 键 词 :教师;教师专业发展;领导;领导力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功能、特点等就予以了探索.“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的功能进行的阐述,“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从学识和言行这几个重要方面对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提出了倡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多方面的,体现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等等.

一、教师教育领导力

教师教育领导力,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率领并引导学生朝教育目的前进的能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领导”一词有两种解释.作为动词,意为“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作为名词,指“担任领导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对个体学生的影响,还是面对某个学生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教育教学,这时,教师都面临一个问题,即教师如何领导才能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使班级有序地正常工作,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使教学的各项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要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领导力通常外在体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职务影响力是领导者为履行自己职责而具有的发号施令的影响力.它通常来源于法定的职务或职位,是外部(上级、组织、阶级、法律等)赋予的权力.而非职务影响力,则源于个人的品质、知识、才能、业绩、声望或其他个人因素而获得的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即个人影响力.

根据加德纳(Gardner,1990)在其《论领导力》一书中分析,组织中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分别来自于力量、风俗、组织机构与制度、信仰、公众舆论、象征意义、信息的价值、经济实力.了解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教师从领导者视角,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充分开发自身的教育领导力,为凝聚班级组织成员、促进组织活动目标的高效达成提供最大助力,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源于外部赋予的职务职位的影响力,其行使往往对应着抵制和服从,所以,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慎用职位、职务的权力,要尽量多培养并使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个人影响力具有持久性,可超越时空和地域条件限制,更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二、提高教育领导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提高教育领导力呢?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形成一定的智慧权威

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知识学习活动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引导是合理而且优化的,自然就钦佩师长.有学者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须成为学习的典范,学习是教师职业内在的专业要求”,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二是教师由学科知识的深厚功底支撑的学术威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句话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科知识,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做学习笔记,严谨地梳理,主动与其他老师和专家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汲取最新知识,尽量使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全面、有效、深刻.

2.加强道德修养,做社会道德发展主流的表率

学生“向师性”的特点,使得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方面,要求教师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从而充分发挥示范的功效,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指明了教师提高自身教育领导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应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师通过辨析社会道德的主流,认知其道德知识,接受其道德理念,践行其道德行为,坚定自身的道德信念,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做社会道德发展主流的表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践行利他思想、真诚待人,保持情绪稳定、甘于奉献.一个好的老师,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学生会把他的精神高高地托举起来.

三、学习积极沟通策略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一个以学习任务为主题的组织.那么,从组织的角度来说,领导力既然是种影响力,就必须与追随者和情境相联系.作为领导者角色的教师的个人特质不能决定其领导力,因为没有追随者、没有情境,领导者也就不能成为领导者.教师教育领导力的形成是领导者、追随者以及情境三者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领导的领,可以解释为引领.”这意味着作为领导者,最直接的体现是发布指示,指引方向.同时,更要把握导的精髓,要引导大家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要求我们的任何工作都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有利于保障、实现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然,所有这些,都少不了彼此良好的沟通.

美国学者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对美国的领导人才进行过细致研究,他们花费了数年时间,对美国各地著名的企业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领导者的品质和管理策略,在其著作《追求卓越》中,他们对领导人才的素质标准进行界定,其中“从谏如流”和“善于沟通”被称为是领导人才的必备素质.

可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形成良好互动,教师就要学习和掌握积极的沟通策略.教师通过积极的沟通策略,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正确传递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及时鼓励和赞赏学生,带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和老师交往的时候,能敞开心扉,主动表现,以致“亲其师,信其道.”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教育领导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教育领导力的发展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也显得很有必要,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