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42 浏览:6636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影响,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几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职工队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呢?

1.要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研究和管理工作,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效果.

2.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

3.搭建职业生涯发展的舞台,帮助教师走向成功.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应对挫折和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压力.

二、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充分利用好每堂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努力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大互动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重要的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形成家、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各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办1次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

总之,只有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去生活,才能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