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55 浏览:17345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决定教育的特殊性:绝不能以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教育所有的学生,而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适合于他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事施教,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了“相似形”,这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是教育的失败.个性化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才能实施个性化教育,所以个性化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基础之上.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尊长的地位,故意制造威严,所以学生害怕教师,特别是少儿,家长常常拿教师来吓唬他们,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隔膜,这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关系,亲情关系,互相尊重的关系,提倡教师做学生的朋友,亲人,在轻松、愉快、友好的氛围中,儿童能充分表现其个性,这有利于老师选择教育他们的方法和手段.

一(2)班有一个学生叫王小盈,她一见老师就躲,人多场合从来不敢讲一句话,学习成绩较差.有—天,我把她叫进办公室,表示要同她做好朋友,并送给她一个小礼物.第二天,王小盈从家里带了一支月季花送给我.我向她表示了谢意,并夸赞了她.然后,我问她想不想提高学习成绩,她点了点头,我又问她我能帮她什么忙,她说她有一些问题听不懂,又不敢问老师.过了几天,我又把她带到办公室,用恳求的口气对她说∶“老师这两天嗓子疼,很想请你帮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一篇课文.”她显得很为难,但最后还是同意了.第二天早上,她站到讲台前,仍然有些紧张,但终于还是领大家读了一篇课文.我带头为她鼓掌,所有同学都给她鼓掌,她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又多次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或读课文,她都欣然同意,而且,胆子越来越大,说话朗读能力明显的增强,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2.确立教师的怎么写作观.

教师的天职就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满意的怎么写作.首先,素质教育明确地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师只起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绝不能越俎代庖.只有教师处于怎么写作地位,才有可能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怎么写作,才有可能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模式化,而且能力不强.这正如开饭馆,素质教育根据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怎么写作,而应试教育则按照统一的标准给所有的顾客提供相同的怎么写作.

其次,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只需规定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组织学生有序地进行活动,至于如何达到活动的目的,一般应由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他们参与实践地能力.例如,我曾经组织过一次为“小花园怎么写作”的活动,我只是把学生带到小花园旁,要求他们细心观察,学生认为小花园需要什么怎么写作就为它提供什么怎么写作.结果,有的同学为小花园除草,有的同学为花草浇水,有的同学为小花园竖了一块“爱护花草”的牌子,甚至有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养花方面的书,学着怎样护理花.


不同的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不一定相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个性化教育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忽略,特别是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有不少老师认为自己只负责学校教育,学生在家应由家长负责教育,这种观点不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往往不易暴露性格、品德的阴暗面,而在家庭中常常暴露无遗,但家长经常会迁就孩子,只要孩子成绩好,那就一好百好.其实,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班有一个叫佳佳的同学,他在校时文静、听话、,学习刻苦认真,成绩很好,我经常表扬他.有一次,我到他家家访,他妈妈告诉我,佳佳回家什么也不做,就连系鞋带都要别人帮他,每次考了好成绩回家总是趾高气扬,要这要那,从不知道关心别人.我知道这一情况后找到佳佳,告诉他我班将举行系鞋带比赛,每组选一名同学,其中就有他一名,并希望他拿第一.佳佳是一名争强好胜的学生,他回家肯定会求家长教他.果然,他在比赛中获得第一,他非常高兴.之后,我又通过其它方法,让他学会了做好多事,他的自理能力逐步增强.这期间,我又布置他做了好多“亲情”作业:让他为妈妈洗一件衣服,为奶奶端一盆洗脚水等,他得到了全家的夸奖.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缺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多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学生,配合家长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改正学生缺点,培养学生能力.

二、个性化教育需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

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在社会上谋生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给教师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原动力.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对于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教师要支持,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种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否则,可能扼杀学生的天赋.爱迪生之所以会被学校开除,是因为他的兴趣爱好不合乎大众标准,这差点儿埋没了一个天才.学生做他喜欢做的事,他才能做好,能力自然会提高;学生做他不喜欢做的事,他不仅做不好,而且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给教育带来副面影响.个性教育要求教师努力去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因学生的兴趣爱好施教.兴趣爱好往往和特长是紧密联系的.每个学生都有某个方面的特长,有些学生的特长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学生的特长则需要教师去挖掘.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人才的培养多样化,这也正是社会所需求的.试想,如果所有的人都是科学家、诗人或者画家,那这个世界恐怕要乱套了.如果某个学生有体育方面的特长,我们可以培养他做体育明星,如果某个学生嗓子好,我们可以培养他当歌唱家等不管做什么,只要我们的学生能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谋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姚明,也许考不上大学,在应试教育的时代恐怕他连—份好工作也找不到,但素质教育不同,他凭自己的特长成了体育明显,不仅能谋生,而且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 2、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他认知水平的限制,接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特点.例如,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少,他们往往通过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并常常借助想象和联想来感知世界,所以教师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到了高年级,随这学生知识的不断增多,他们越来越喜欢他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同一个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也要实施个性化教育,逐步培养学生.

其次,同一个班中的学生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有人接受快,有人接受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能按要求好同学的标准去要求其他同学.如果这样,那只会适得其反.有些老师常常会在班级对差生大发雷霆: “你们和人家坐在一个教室里,又是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成绩没有人家好?”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教师、教室都不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不能要求差生一口吃成“胖子”,而应寻找差生落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逐步使他们成为“胖子”.

三、个性化教育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要实现被动式学习为主向自主式学习为主转变.

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往往是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单纯追求对知识的有效传递,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不管什么学生,老师都用同一种方法让学生学同样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要求,忽视了社会的综合需求.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己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各种谋生的手段”.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走上社会后,他掌握的知识技能利用率,肯定比较低,而自主式学习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掌握较多的终生受用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说提高了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的利用率.

2.学习方式要实现接受性学习为主向探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接受性学习,说白了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虽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不再积极探究,扭曲了学习的价值,丧失了儿童的创造力.探究式学习则不同,其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一方面,由教师提出问题,但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由学生提出问题,对某一事物,不同个性的学生,会提出不尽相同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认识事物.其次是过程性.接受性学习重结论,发现性学习重过程.个性不同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会一样,有时甚至连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第三是开放性.发现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开放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它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诗时,我首先问:作者为什么夜里睡不着?学生回答:思故乡.我再问:作者为什么思故乡?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有的学生说:他想妈妈了,因为我也想妈妈;有的学生说:他想孩子了,因为爸爸在外地也想我:有的学生说:他遇到不顺心的事了等学生个性的差异决定答案的不同,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都肯定并予以表扬.而仅用一个答案去衡量学生的结论,则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

3.学习方式要实现封闭性学习为主向合作性学习为主转变

封闭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缺少合作,这就阻碍了学生个性优势的互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这句话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学生进行密切的合作,使他们个性优势互补,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我问学生:怎样才能解决我们学校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答案写在纸上交给我.接着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之后,再把答案写在纸上交给我.我把每个学生的答案一对比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答案没有自由讨论后完成的答案丰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

合作学习能够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差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对于差生的转化似乎更格外有价值,因为合作学习可以督促差生参与活动,提高差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一个优等生和一个差生组成一个学习对子,这就是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四、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师确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1、教师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只要能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都应当受到尊重.应试教育主要依靠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成绩好就受到肯定和表扬,成绩差就受到否定和批评,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的才能.学生成绩好,考上大学,固然是人才,可以挣到饭吃,谁能说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就挣不到一碗饭吃?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培养几名大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人才观,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并努力使他们成材.

2、要善于表扬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只要学生有优点,教师就应当恰当地表扬他.表扬是最好地教育方法之一,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有时,教师一个不经意地表扬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应丝毫不吝惜地表扬他们,特别是当学生有了进步地时候.教师应尽量少批评学生,更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

除此之外,个性化教育也应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个性,这既有利于集体化教学,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当然个性化教育还有待于所有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探究,但个性化教育的科学性是不容否定地,它必将以强大的动力推动教育快速向前发展.